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梅 《连锁与特许》2004,(B02):33-33
美国最大的美食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咖啡公司,是近年来美国发展最快的连锁业之一,主导了咖啡销售方式的改革,被视为美国餐饮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65岁的美国妇女史特拉从麦当劳买了一些食物带到汽车上。史特拉拿出一杯热咖啡,正要喝的时候,她的孙子吵着打不开汉堡的包装纸,史特拉只好放下咖啡帮忙。因为车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咖啡杯,史特拉只好把杯子放在两腿之间夹住。意外的是,咖啡的温度相当高,烫伤了史特拉腿上的一块皮肤。  相似文献   

3.
易捷咖啡是中石化易捷联合连咖啡共同创立的全新咖啡品牌,并于近期在苏州的九家中石化加油站首批落地。其产品主要包括92#(黑白咖啡)、95#(时尚特饮)、98#(精品系列)三个系列,价格在12元至28元之间,在到店消费的基础上,提供两公里范围内的配送服务。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易捷咖啡进行解析,并提出有关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4.
《连锁与特许》2004,(1):10-11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蓬勃发展,许多台商和国外的咖啡连锁业者对大陆这块大饼跃跃欲试,除了早期的上岛咖啡外,最近几年星巴克、西雅图、真锅、伊是、两岸咖啡也纷纷向大陆市场迈进,而2003年7月占据加拿大品牌龙头地位的百怡(BLENZ)连锁咖啡电正式登陆大陆.大  相似文献   

5.
海南澄迈的福山地区是海南最重要的咖啡产地之一。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福山的咖啡品牌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同时也面临许多考验。本文对福山地区的咖啡品牌进行SWOT分析,并对福山的咖啡企业提出若干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9,(1)
瑞幸咖啡2018年初面市,作为国内新兴品牌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其品牌营销策略对国产咖啡品牌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瑞幸咖啡品牌营销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找出影响因素,再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确定瑞幸咖啡品牌营销策略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应实行SO战略和ST战略。  相似文献   

7.
北京同仁堂是始建于1699年的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以其全新的姿态呈现,把中药与咖啡结合了起来,成就了咖啡市场的“网红”。回首2020年7月,亚非中心多语种网红走进同仁堂知嘛健康开启了一场健康盛宴,让它旗下一家名为知嘛健康一号店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炙手可热的品牌,传统制药企业跨界新潮的养生咖啡馆,罗汉果美式咖啡、枸杞拿铁等中药材元素与现代时兴饮品相融合,传统中医药产业与时尚新潮行业发生了一次碰撞,跨界经营成为新经济发展状态下的新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中国一线城市咖啡馆行业的新进入者——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为研究对象,基于探讨影响消费者行为——消费频率来探讨北京同仁堂剑走偏锋跨界卖咖啡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成为提升农产品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使农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农产品销量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云南省咖啡是云南省的特色产农产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咖啡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云南省咖啡品牌建设的问题对云南省品牌建设进行战略探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的高速发展,瑞幸咖啡以猛烈的势头迅速占领中国现磨咖啡市场。2020年,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22亿人民币,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并支付1.8亿美元天价罚款。此后三年间,瑞幸咖啡进行了运营管理的一系列改革,重塑企业价值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成功自救并实现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成为中国首家门店过万的连锁咖啡品牌。本文运用新“4P”理论,针对瑞幸咖啡现阶段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优化建议,以实现新零售时代下的数字化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20,(1)
通过研究和对比星巴克和瑞幸两个咖啡品牌的定位,分析其在营销方面所运用到的设计心理学原理,了解其满足了顾客的求实、求廉及明星崇拜心理这三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探究品牌建设应如何获取并提高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依赖感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你还记得“杯缘”这个品牌么?就是那个咖啡品牌?或许,你还可以想起它的广告词:“将‘杯缘’装入杯缘!”那些广告已经很多年没有播放了,而且自上世纪9D年代起,“杯缘”咖啡已经从零售货架上消失了。如果你上了一定年纪,“杯缘”这个品牌的余波仍有机会在你的脑海中回荡。你不必惊讶,在过去的1961年到1995年间,  相似文献   

12.
咖啡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晋升为世界第一咖啡消费大国。8月9日-11日,中国国际咖啡展(Cafe Show China)在北京举办。该展会是亚洲第一大咖啡展——首尔咖啡展在中国的姐妹展。从咖啡豆出口大国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拥有成熟咖啡品牌的意大利、美国、韩国,再到奶制品生产大国新西兰,都在此次展会上纷纷登场。  相似文献   

13.
我想通过对麒麟饮料公司的 FIRE 罐装咖啡案例的介绍来谈一谈 SYMBOLCOMMUNI CATION。在本案例中,我们作为广告公司感到特别幸运的是客户——麒麟饮料公司让我们从商品开发(命名、包装)到广告表现参与了品牌传播的全过程。广告公司参与品牌传播的全过程有以下益处。1、可以使创意作业从商品本身到最终表现保持统一性、一贯性。(有可能培育强有力的品牌)。2、可以高度保持创意人的意图。(创意人可以从中享受创意的乐趣与快乐,但同时压力也更大)。3、与客户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企业和人才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一体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品牌愈发成为跨国垄断巨头们抢滩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分析品牌所以能够“跨国”的成因,皆在于其巨大的无形资产的强劲势头和强势冲击力。依附于这种载体的成功,我们看到,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已上升到与生活质量比肩的层面:人们在享受高品质的“海尔”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实则享受的是以人为本“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到星巴克消费不再单单囿于品味咖啡,而是可以放松心情,“品味”其独有的雅致环境体验独特的咖啡文化。公众钟情品牌的心智已远远超呼了用于识别具像的产品。而是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符号。这——就是品牌由此产生的巨大商机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杨佳航 《中国市场》2023,(16):136-139
文章对新消费趋势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从产品迭代、消费概念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咖啡品牌的传播特点,阐明了在面对新时代消费趋势的变局时,咖啡企业通过明确数字营销的一体化传播以及社群流量的裂变式传播的两大核心优势,抓紧培养品牌的自传播力,能更好地在品牌数字经济环境中生存和竞争。以品牌自传播力策略所包含的品牌共鸣、品牌心智、品牌故事、品牌场景的四种模式,分别精准对应社群传播、情绪传播、内容传播、空间传播的四个自传播力建设,试图总结和探究新消费语境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咖啡文化源远流长,咖啡市场已是成熟市场。但中国的咖啡市场正逐渐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以雀巢、麦斯威尔、星巴克、蓝山等品牌所代表的速溶型产品和高档门店为主,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那么,如何在趋于饱和的准垄断型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呢?广州乐键公司“即嚼咖啡”从消费形式——行为动感的角度做了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商业》2007,(1):39-39
自美国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发布了雄心勃勃的中国拓展计划后,又一家咖啡连锁巨头瞄准了中国。  相似文献   

18.
COSTA咖啡作为世界顶级的咖啡品牌,在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但是其在国内与星巴克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分析COSTA咖啡所处的宏观环境,确定COSTA咖啡的市场定位以及制定相对应的营销策略。通过分析了解到COSTA咖啡采用差异化策略,功能化策略以及附加值策略,能够提升其在市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Health     
最佳咖啡时间 美国马里兰州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计算出了每天喝咖啡的最佳时日 上午9:30到11:30.这是因为咖啡因与人体中的一种重要激素皮质醇发生相互作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西餐厅,有各种各样中国元素穿插其中——中国的景色,中国的装饰,中国的色彩。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咖啡西餐连锁品牌慢慢有了雏形金梅央正在幸福地等待着她生命里的第6个男人的降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她嫁给了一个台湾商人,一起创办了“两岸咖啡”,还接连生下了4个可爱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