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昕 《企业导报》2014,(16):69-7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确认沿海国在不影响国际航道正常通行下可以在其专属经济区进行军演、武器试验等军事活动,因此专属经济区也成为沿海国家近海防御系统构建的重要战略布局之地,与此同时,非沿海国尤其是海洋大国也将其视为获取他国军事情报、制定海洋军机策略以及海军空军战略部署的重要位置。因此,在积极构建完善我国近海防御系统的同时,也要建立遏制外国军事活动的规制机制,以充分地保护我国的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2.
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11月16日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把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的世界海洋划分成两大部分;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沿海国家的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面积为1.093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30.3%,人们称作海洋“国土”;公海和国际海底面积为2517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69.7%,人们称作海洋“公土”。这样“公约”就建立了一种新的海洋秩序,把旧海洋制度下被无序竞争甚至肆意强占的海洋,变成了有主之地和共管之地的海洋,有利于有序竞争与和平利用,其主要三个特点:一是建立了12海里的领海制度,有利于所有沿海国家,特别是发展中沿海国家扩大和维护海洋主权,二是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打破了旧的海洋法律制度规定的领海之外即公海的制度,有利于沿海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三是确立了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及其资源遇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并成立专门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打破了旧法律制度下发达国家对深海大洋的垄断和掠夺,有利于世界各国,包括内陆国家分享其权利和利益,有利于深海大洋开发的有序竞争和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3.
碳汇交易     
《财务与会计》2011,(7):35-35
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而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化而制造了大量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把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时,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上最后一块处女地南极因其独特的环境和丰饶的资源一直备受人类的关注,以1961年的《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相关法律规定在近五十年来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关于南极的问题并没有因此全部得到妥善的解决。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200海里以外大陆架规定了申请制度,而对于南极大陆架的申请,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一直引起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海洋这一“蓝色国土”将是人类索取蛋白质、特殊活性药物和功能食品的巨大宝库。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浪潮中,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将是国家“蓝色革命”、“科技兴海”的核心问题。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资源代价,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蓝色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干1994年11月批准该公约,并就有关海洋权益和义务,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世界上各沿海国家陆续宣布200海…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统一法运动的产物,反映了统一法运动的发展趋势,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统一国际贸易法律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公约》的统一解释,并补充《公约》可能存在的漏洞。对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第七条做了开创性的规定。本文将探讨第七条第二款漏洞填补规则的适用,以期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投融资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性权利作为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是一般国际法规则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并未对历史性权利的地位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也并没有否定其存在.历史性权利作为国际习惯法存在已久,但是直到2009年,越南和马来西亚共同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在南海南部的划界申请,中国认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水域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照会,此后历史性权利才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热点问题.对历史性权利这一习惯国际法概念进行研究,对于有关历史性权利的海洋争端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法案有关碳关税的规定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WTO所确立的相关原则,也不符合WTO的相关条款。对此,我国必须在充分利用WTO现有法律机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国情的碳税制度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9日,联合国在墨西哥南部城市梅里达举行国际反腐败高级刺会议,各国代表在会上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全球合作打击腐败。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公约将在30个签署国批准后生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出席了本次会议。张业遂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上签了字。  相似文献   

11.
《鹿特丹规则》在联合国第67次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公约以统一、更新和协调海上国际货物运输规则为目标,就管辖权条款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规定。结合我国海商法规定及司法实践的状况,分析公约中的管辖权条款对我国海事司法的借鉴之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的法律文件,《公约》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上签字。同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的亮点之一,就是审计在防止官员腐败,监督其经济责任中的作用得到了体现,公约中有两处直接提到了审计。我国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得以规范,如《政府采购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经济责任审计被正式写入《审计法》中。  相似文献   

13.
<正>《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当代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公约在我国的生效,表明CISG公约成为我国法院在处理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关的纠纷时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我国在核准该公约时,对有关合同形式的规定以及依冲突规范导致公约适用的规  相似文献   

14.
冯涛 《河北企业》2010,(11):81-82
<正>第58届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作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公约》集各国反腐之经验和智慧,为国际  相似文献   

15.
在1958年的《大陆架公约》和1982年的《海洋法公约》以及大量的边界协定和仲裁裁决特别是国际法院的判决的重要的法理中,体现了一些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但是在相邻和相向国家之间划定大陆架界限却远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制度。本文将在以下论述中,作一些深入探讨。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大致有三种划界的原则或方法被人们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胡迟 《上海企业》2007,(3):67-70
从国际上看,排放权交易现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范围已经从一国内部扩展到国家之间,而这种变化的发生主要缘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生效。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拥有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对沿海国权利的限制、对其他国家权利的限制、剩余权等等。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万物之源,正是由于海洋的重要性,海洋法的发展也显得如此重要。本文旨在从内水、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深海海底资源开发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海洋法的发展问题,其中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29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开始生效,该公约重点规范了洗钱与腐败犯罪.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公约设专条规定了预防腐败分子洗钱的措施,还把对犯罪所得洗钱列为腐败9宗罪之一,并确立了被转移他国的腐败资产返还的原则,把反腐败和反洗钱有机地结合起来,12月10日中国签署了该公约.本文试图对腐败分子跨国洗钱的概念与特征、方式与危害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预防和打击腐败分子跨国洗钱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刑法贪污贿赂罪犯罪主体规定的适正性,维系中国腐败犯罪治理的成效,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在腐败犯罪被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惟加强与国际反腐机制的对话与沟通,中国的反腐败立法方能实现腐败犯罪治理成效的重大突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立法范本,以《公约》为视角,审视现行刑法关于贪贿罪犯罪主体的规定,探寻其所客观存在的缺陷并加以重构,是中国惩治腐败犯罪国际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