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31个省级单位最新数据,提炼出7大类共计25项反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模型评价了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74.2%的省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欠佳,呈阶梯状分布,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环境容量、农业灌溉、城市发展、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不协整所导致的,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方面对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并从我国国情水情出发,得出我国水资源利用启示,包括健全水资源利用法律法规、建立多元的投资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更新相关技术等,促进我国水资源智慧化发展,实现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喜  徐明 《水利经济》2008,26(5):69-71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通过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从系统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系统、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3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应用系统理论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水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水管理对水资源的影响纳入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中,通过分析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三者的最合理发展方式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三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忠  王苗苗 《水利经济》2012,30(6):11-13
联合国水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W)整合了水资源环境、经济数据,是唯一在经济账户内说明水供给和使用并支持定量分析的一个综合核算框架。以我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张掖市为例,在SEEAW核算框架下衔接现有各专业部门的数据,编制完成SEEAW核心账户——实物水供给使用表。结果显示张掖市社会经济系统用水的突出特点:种植业用水比例过高,水配送以及经济系统内部流量涉及水流量很少,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受张掖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局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益需要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发展。对今后我国的水核算实践而言,认为在国际标准框架下实现水环境在内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以有效实现数据整合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外水资源保护税税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川 《水利经济》2006,24(5):28-30
各国政府十分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美国采取了许可权交易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与分配。OECD国家如荷兰、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则建立了水资源保护税税收法律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与分配,并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保护税制来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彭小波 《农业经济》2006,(10):54-56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有着“农业生产的命脉”之称的水资源。农业水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专家称,21世纪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农业和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然而在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水质性、浪费性、资源性、工程性四大类型的缺水均有所体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传统水利必须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转变。现以南京市为例对新时期下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稀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西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步.本文结合我国西部水资源状况,提出了西部水资源配置的五项政策建议,即观念创新;市场创新;节水创新;价格创新和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测算了2007—2014年南京市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南京市逐步由严重失调衰退状态向勉强协调发展状态过渡。利用多边形图示法分别对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盐城市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盐城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该区域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多年实地调查资料,在对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保障,以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大汶河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从开源节流、污染防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投入运行机制与水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实施对策,旨在为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对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水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通过对银川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提出发展水循环经济是应对水资源日益短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水资源恶化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川市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中水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近年来的缺水状态、水资源禀赋及用水的空间差异,使得公平配置水资源对于该省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方法,分析了江苏省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表明:2013—2017年,社会角度下江苏省水资源配置较为公平,人口数量和水资源拥有量在空间上基本匹配;而经济角度下该省水资源配置存在一定不公平性,用水量与GDP在空间上匹配度较低,且该不公平性主要由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间的用水量差异造成。继而对提升江苏省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先满足人们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经济生产用水、完善用水量控制目标等。  相似文献   

15.
马骏  彭苏雅 《水利经济》2021,39(4):8-13
基于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本区域和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交互作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化解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区域管理是改进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节。水赋存、运动的空间特性。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客观上要求和决定了水资源分区而治、因地制宜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流域是以水为关联的自然、社会综合体,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集中管理,是强化区域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充分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法律、行政和经济为手段。处理好水资源管理中的统一与分区、集中与授权问题,才能达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才能水尽其利,利极其功。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水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水目前面临着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对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除了依赖工程和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外,我们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安全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的综合效应,兼有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属性。提出水安全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理念,其本质是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利用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着眼于在一定时间内重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吕芳  兰霞 《水利经济》2012,30(4):12-15
沿海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为例,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供水量、耕地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需水模数、生活需水定额7个评价指标,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按现有技术条件发展,研究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水利用是将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进行适当的处理,供给工农业及城镇居民使用,从而开辟第二水资源——中水资源。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即水资源所面临的三大难题的分析,论述了中水利用的适应性和迫切性;通过对我国工业污水的种类、成分、及其多种处理技术的分析,阐述了中水利用在技术上可行;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水利用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中水利用的效益,并可以看出中水利用的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其经济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通过对沈阳冶炼厂在实行中水利用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定量分析,阐明了中水利用的广阔前景;并且提出了普遍推广中水利用的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