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以省际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投资和全国GDP的增长率为变量,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探究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投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在短期有助于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有害;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东部GDP占6成经济增长14.24% 人均GDP近3万 东部地区2007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绝对数值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55.83%,60.69%和92.14%.就相对速度看,东部地区GDP增长率为14.24%,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人均GDP高达29874元,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93倍和4.18倍.其中,上海市人均GDP位于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5倍.  相似文献   

3.
面对SARS这样突然爆发、影响面大的公共事件,有些经济学家从短期和长期的不同角度试图说明它对我国经济系统的影响程度,许多人是通过预测和估计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来阐明各自的观点的。一般而言,利用地区、部门以及总量GDP增长率的变化分析经济现象、提出政策建议可能不失为一种简单明了、易于被接受的方法和思路,但是,本文更想就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体制改革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所得占GDP比重显著下降.这一趋势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高要素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不但直接损害职工权益,而且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提高劳动力报酬,必须建立新的工资形成机制,利用危机倒逼企业转型,而且要贯彻执行新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5.
唐杰 《开放导报》2021,(2):11-14
一、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 首先,凯恩斯总需求管理理论是分析短期宏观问题的合适方法.经济衰退和经济过热时采用相反的政策,扩张刺激或是遏制收缩当期总需求.传统的短期总需求政策面临的问题是,短期宏观经济问题可能是中长期宏观经济问题的表象,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会产生中长期的宏观经济影响.最近拜登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比较典型的案例,2.8万亿美元的总规模相当于当期GDP的13%,如此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依据是什么?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肯定是要超越短期宏观经济分析,进入中长期分析的视角.依据奥肯定律,美国200年的长期潜在增长率是2.25%.过去40年,美国长期潜在增长率似乎上升为3%,上升幅度超过了1/3.未来,美国要保持3%以上的长期潜在增长率,防止经济走向持续衰退,这似乎是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的理由.从我国的情况看,宏观经济是否存在着总需求不足,相对于过往10%左右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是不是过冷了?总需求不足有多严重?这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讨论中需要弄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马骏最近在复旦大学围绕"经济复苏前景、经改方案、PM2.5减排"议题做了精彩报告. 经济走向,宏观预判 马骏博士首先对未来几个季度的GDP增长速度进行了预测,认为在三季度内可能会保持7.5%左右的增长率,从四季度开始,将视政策走向而定.他详细分析了影响今后经济走势的若干正面和负面因素.其中,利好因素包括:存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社会融资总额对货币政策的判断、房地产政策趋于稳定、出口实质增长率的提升可能等.另一方面,下行风险则集中在反腐败政策降低消费增长、货币政策偏于紧缩、存货下降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宏观经济出现的新问题1.经济增速下降提前在4月份出现。从GDP季度数据看,去年下半年GDP的季度增长率呈现上升势头,四季度达到最高值9%,而今年一、二两季度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8.3%和7.1%(预计上半年为7.6%),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GDP连续出现两个季度的回落,比原预料在下半年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率加速上升而物价指数持续下滑的矛盾现象,似乎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其实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变化方向必然是一致的,过高的经济增长率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会导致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9.
1999年四川经济增长率触底以后,近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2000年达到9.0%,2001年为9.2%,2002为10.6%,2003年为11.8%,其中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 GDP 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四川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 GDP 增速,致使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与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率加速上升而物价指数持续下滑的矛盾现象,似乎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刚刚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对此解释认为,这是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不一致的短期现象.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变化方向必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迹象表明全球将陷入新的经济衰退期。哪些国家会经历明显衰退,哪些国家不会呢?近年来对财政负责的国家多半比不负责的国家财政状况要好,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安全保证。从三项财政指标可以看出各主要经济体的财政状况。第一个指标是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与赤字率之差。大多数主要经济体该值为负,表明赤字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其他两个指标分别是政府支出占GDP比重、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政府支出较少的国家经济增速较高,反之亦然。政府债务占GDP超过90%的国家往往经济增长缓慢。这是因为政府债务对私人资本的挤出和高到可能失控的利息  相似文献   

12.
辛旼  关迪 《特区经济》2010,(7):142-1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高GDP增长率。本文通过对一些数据的分析和与国外对比,对如此高的GDP增长率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发现目前我国的GDP构成存在一定的畸形,尤其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高GDP增长率发展模式下,不利于我国发展"生态经济",同时社会公共事业也面临种种问题。同时还分析到目前的国内外形势都已不适合追求如此高的GDP增长率。本文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益平 《上海经济》2010,(10):12-12
我国GDP增长速度已经从第一季度的11.9%下降到第二季度的10.3%。现有的一些领先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表明,增长还在持续减速,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可能跌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发生时,世界正处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同时连续下滑的疲软状态之中,"9·11"事件的短期影响是使美国和全球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经济衰退.预计2001年GDP增长率美国为1%,欧元区为1.5%,日本为-1%,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为3.2%,拉美地区为0.5%,全球为1.2%,而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8%,美国为4.1%,欧元区为3.4%,日本为1.5%,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为6.5%,这表明全球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中.整体看,2002年全球经济仍然疲软,初步预测GDP增长率美国1.5%,欧元区2%,日本-0.5%,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4%,拉美地区1%,全球2%.全球经济要到2003年才能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一、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徘徊的主要原因 1.中国经济在低谷徘徊已持续多年,尚未完全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我国经济增长率自1992年以来逐年下滑;GDP增长率从1992年最高点的14.2%不断下降到1999年的7.1%;物价从1997年底以来已连续的负增长;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率,1991~1 997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0.8%,1997年为9.3%,1998年为6.8%,1999年同比降低到最低点5.3‰.  相似文献   

16.
《上海经济》2012,(7):78
美国:一季度GDP修订后年率增1.9%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5月31日公布,一季度GDP的环比年化增长率从2.2%下调至1.9%,去年四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3.0%。在美国经济总量中占据约70%比重的消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9-11
中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正在下降。中国经济增长率去年达到9.5%,到2006年时可能降至6-7%。但从长远来说,在一个以创造利润为特征的经济景气周期步入下降期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件坏事。这样的起伏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期向快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的特殊时期,潜在增长率为9.1%,2005-2010年期间GDP的潜在增长率将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后将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状态,潜在增长率将维持在8.3%左右。同时,2005-201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速有可能从2004年的10.1%深度回落到2009年的8%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增长、投资和就业 1995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由1994年的两位数下降为8.9%。经济增长减缓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制造业增长率下降到8.1%,而下半年又反弹为12.3%,电子工业需求转旺促使增长率反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我国政府针对通货紧缩提出刺激国内需求开始,投资需求被大大地刺激起来,但消费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从统计数据看,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情况十分不妙.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