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8年~2010年,江西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40.70元增加到5789元,增长了40.14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5.36元增加到15481元,增长了49.70倍。与此同时,全省居民收入差距,无论从城乡角度、区域角度、行业角度、收入阶层或者不同经济性质单位来分析,都呈日渐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我国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4.9%上升到2012年的51.27%。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908元,城镇居民为16674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78年到2006年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统计资料,借助于计量经济学工具和遗传算法,建立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逻辑斯蒂演化模型,导出了这一模型的各个特性,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目前正越过其演化路径的相变点约9104元,还将持续高速增长20年,到2025年开始渐渐接近其饱和值约18208元,从而进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结构调整期。  相似文献   

4.
许景  闫枫逸 《消费经济》2003,19(4):23-25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支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否有进一步的扩大,其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以江苏省为例,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一、城乡居民的总消费差距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年为5185.79元(当年价,下同),2001年增加到7375.1元,年均增长率为7.30%;农村居民1996年、2001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29.3元、3784.7元,年均增长率为4.55%,比城镇低了2.85个百分点。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996年的1028.2元扩大到1748.04元。1996~2001年农村居民人…  相似文献   

5.
钟伟 《四川物价》2003,(1):54-56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中国已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元,增加了16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充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氛,政府则厉精图治。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视角,分别从食品需求和非食品需求方面,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建立动态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分布滞后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养老金给付水平进行了预测。进一步,基于通货膨胀因素,进行了动态调整。研究表明,在4.3%的通货膨胀率下,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养老金给付水平适度下限将由2016年的366元/月提高至2060年的2332元/月,适度上限将由2016年的627元/月提高至2060年的3996元/月。  相似文献   

7.
统计数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1%、7.2%. 统计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发展到2007年4140.4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3785.8元,年均实际增长7.2%.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0年,人均GDP要超过2400美元,到时候综合国力更加强大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去年的10493元提高到133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提高到4110元;就业岗位会更多一些,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各4500万人;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吃得更放心,行得更方便,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迈出更大步伐;医疗卫生体系将逐步健全,农村新型医疗卫生体系覆盖面到2010年要达到80%;  相似文献   

9.
唐平 《消费经济》2001,17(1):24-26
一、农村居民整体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基本特征 与改革初期比较,中国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充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达到2210元,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13.9%,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7%;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577元,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1.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4%;其中,用于食品的支出达到829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2.5%.食物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份额即恩格尔系数下降,由1990年的58.8%下降到1999年的52.6%,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消费不足的现状己经转变,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面扩大.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79元增加到10561元,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乡各类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2936.4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9421.6元,增长26.4倍,年均增长13.6%。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2万亿元,增加568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提高了23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11.
孙骅 《商场现代化》2006,2(21):300-301
从1978年开始,我国经济改革迄今已走过20多年的探索历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步入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1978年至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8472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33元增加到2622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统计学理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定量方法,探讨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诸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990年—2010年期间,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水平总体上表现出逐年稳步、快速增长的态势;回归模型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每增加1元,消费支出相应的就增加0.778元,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灰色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分析及缩小差距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情况(一 )近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 ,2003年 ,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3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 ) ,比1997年的2.47倍扩大了0.76倍 ,年均扩大0.13倍。从1998—2003年的6年间 ,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由1998年的2.51∶1扩大到2003年的3.23∶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二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行统计资料反映的还要大首先 ,城…  相似文献   

14.
朱文奇 《中国市场》2013,(16):87-88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不断增多,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也由过去的个别探索发展为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随着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部分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使用相对应的方法对农村居民幸福感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本文在参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幸福感、不同农村居民群体幸福感、农村居民幸福感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幸福感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及评述。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1,(4):20-21
<正>2001年,临汾撤地建市。十载春秋,一路辉煌。回眸10年奋进不息的征程,我们感受到的是临汾经济前行的铿锵脚步,看到的是临汾转型跨越的崭新姿容。10年里,临汾市国内生产总值从最初的不足200亿元提高到8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不足15亿元上升到16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4158元增长到138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195元升至5287元。数字,见证了临汾经济的腾飞和巨变。  相似文献   

16.
何欣 《商》2013,(15):158-158,106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财政支出是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1978—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并且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会相应增加0.788元。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1997,(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了财政分配的"包干"体制,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框架,形成了稳定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政收入由改革前每年增收二、三百亿元发展到每年增收近千亿元。1996年我国财政收入达7366.61亿元,比1979年的1145.38亿元增长了6.4倍。尽管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长期以来财政困难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15.8%下降到1995年的10.7%,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财政赤字增加,1996年达610亿元,债务依存度提高,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由1991年的22.4%提高到1996年的56.9%,国家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造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赤字不断攀高的状况,除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30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强盛。1978年时,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3.4元,2007年已达到14000元,增加了约40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133.6元,2007年达到4000元,增加了30倍。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规模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了财政分配的"包干"体制,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框架,形成了稳定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政收入由改革前每年增收二、三百亿元发展到每年增收近千亿元。1996年我国财政收入达7366.61亿元,比1979年的1145.38亿元增长了6.4倍。尽管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长期以来财政困难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15.8%下降到1995年的10.7%,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财政赤字增加,1996年达610亿元,债务依存度提高,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由1991年的22.4%提高到1996年的56.9%,国家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造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赤字不断攀高的状况,除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年到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建立了分城乡的中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通过计量模型方法的研究发现:考虑交互作用后,城乡收入差距、房价均会引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呈"倒U型"关系,房价基本上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物价水平主要影响城镇居民,而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和金融危机并未影响我国的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