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远计 《经济论坛》2006,(8):123-1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今年,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大型灌区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多数大型灌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老化、效益不佳等问题,制约着灌区作用的发挥,所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我国学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及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苏州。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山区。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把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重点内容,明确一套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对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经济视角》2006,(2):11-11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式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觉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鼙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牡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列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旋的伟大复兴。因此,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把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重点内容,明确一套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对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安忠起 《经济论坛》2006,(2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赵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赵县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继续把工业项目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好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扶…  相似文献   

10.
扎实推进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河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经济视角》2006,(5):46-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这一历史性重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  相似文献   

12.
《经济视角》2006,(4):10-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体现了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尊重民权、扩大民主、培育民智、生发民力的基本指导思想,紧紧把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明确路径、依靠主体”四大要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统筹了城乡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激发了内部活力。这是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进行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是继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改革以来新中国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经济命题,只有从经济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通过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找合适的道路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当前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随后召开的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如此突出地强调这一问题,表明我们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五十多年新中国建设的风风雨雨,诸多的经验教训,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思想。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是要大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供销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奋发有为,是供销社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近年来,惠州市供销社通过自主创新,锐意进取,在为农服务尤其是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是惠州市供销社黄江晋主任(以下简称黄)的采访录,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对"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金平 《经济论坛》2006,(3):121-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重要判断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十五”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比较“,十一五”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即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来实现的。就此引伸出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更具一体性,农业的存在方式、所处地位、发展方向、推动力量都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即工业化、城市化将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拉动力量。二是国家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给农业…  相似文献   

18.
肖永凤 《时代经贸》2008,6(2):31-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又做了强调。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发挥农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期内把所有村庄都建成新农村,但所有村庄都必须要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要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根本要求进行,而不是盲目建设.所以在建设中必须要尊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真正实现中央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及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要遵循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