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第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应收账款总额逐年递增,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22%,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9%。二是应收账款天数递增,年复合平均递增率为12.8%,应收账款天数在不同程度呈递增趋势,而在北美,各行业应收账款天数平均值只为45天。三是账龄老化。应收账款逾期拖欠的时间长,账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一、现行计算公式的弊端及其改进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目前所采用的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即本期发生的净赊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笔者认为,这种计算方法存在不合理性。一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转换为现金的次数。也就是说,这个指标的计算基础是:应收账款应当是"转换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真空、存在,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同时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产生影响。最近,笔者对某高校一个校办医药制造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了调查,该企业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历史,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中型国有企业,在全国28个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其流动资产的48%,占总资产的32%。通过对几个销售片区应收账款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应收账款流失严重,有的销售地区实际应收账款仅占账面应收账款的40%,实际平均应收账款为账面应收账款的53%。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流失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原因: 一…  相似文献   

4.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总额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账龄老化、质量低劣。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27日,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为359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07.5亿元增加23.63%;深圳交易所为1775.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443.7亿元增加22.96%。两上市公司合计应收账款5369.8亿元,上年同期为4351.19亿元,同比增加23.4%。使企业很多正常营运资金变为了沉淀资金,企业营运难以正常进行,同时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通也受到了阻碍,社会再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为加快产成品的销售,降低存货中产成品的管理成本,较多的采用了赊销策略.但赊销时,会因应收账款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坏账、拖欠款损失、管理费用的三项总和)是销售收人的14%.也就是说,一个销售额1亿的企业,无效成本白白消耗掉了1400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赊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1995年公布了一套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有一项指标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为赊销净额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而一些书籍在介绍资产管理比率时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或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笔者认为这样定义欠妥。  相似文献   

7.
<正>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因此应收账款管理便是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进行综合权衡,以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应收账款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内容。然而,应收账款管理不仅仅是个财务问题,实际上涉及企业销售管理的全过程,涉及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我们应该全方位思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从根本上建立一套高效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应收账款回收期表示企业自产品销售出去开始至应收账款收回为止所需天数。这一指标是分析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重要指标,可以考核企业销售收入的质量及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促使企业加快回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使坏账损失降到最低点。现行的应收账款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回收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当期赊销收入净额按现行计算公式计算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在准确计算应收账款回收期、企业实际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如下:1、公式中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一致。分子中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  相似文献   

9.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评价作用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有不少乡镇企业计算的不太准确,因而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对该指标的计算之所以不太准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二是应收账款。一、销售收入《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实行价税分…  相似文献   

10.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常用计算公式及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销售收入指赊销收入,不包括现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一般指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平均余额。该计算公式所需数据较少,比较适合对上市公司等外部单位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粗略估算。但对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进行评价时如仍然简单套用这个公式会导致指标计算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一、应收账款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1.赊销制度不完善。赊销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完善的赊销制度将会有效的减少坏账损失,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做到货出去、钱进来。但不完善的赊销制度会使应收账款金额逐年递增。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药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像江中药业这样的医药企业也迅速发展。行业的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也迫使企业采用信用政策。因此,江中药业的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风险,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江中药业公司入手,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应收账款保质保量的收回和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应收帐款的功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以及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出发,论述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应收账款保质保量的收回和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应收帐款的功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应收账款发生的原因、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以及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出发,论述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应收账款管理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速资金回流是企业关注的要点。本文对应收账款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为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收账款是医药流通企业管理的重难点。为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本文从应收账款形成前、形成时、形成后的时间维度,探讨应收账款管理思路。在应收账款形成前,客户资信管理、贸易信用险运用,是防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首道防线。企业销售发货到客户收货确认过程中,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销售回执管理、票据货物流转跟踪,可防止员工舞弊行为,确保应收账款真实性。在应收账款形成后,则主要通过账龄分析、定期对账、回款催收等手段管理应收账款。对于资金紧张的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保理获得经营所需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17.
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管理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环节。账龄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反映出应收账款的安全程度;加强应收账款账龄结构管理,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然而,长期以来运用的按开票日划分的账龄,很难真正反映出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8.
郭静娟 《企业经济》2003,(11):152-153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价格上下功夫,而且还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程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了账面的高利润,却忽视了销售之后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不能及时收回,且其总量逐年递增,使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风险不断增大,企业虚盈实亏。因此,强化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尤为必要。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与其他有关单位因业务往来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赊销收入法认为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等于企业的日均应收账款余额,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全部成本法认为应收账款中包含有销售毛利,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应该等于应收账款中全部成本之和,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销售成本费用率÷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变动成本法认为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不但不应包含销售毛利,而且不应包含销售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只等于应收账款占用的变动成本,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变动成本率÷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  相似文献   

20.
当今应收账款是每个企业有或多或少存在的资产,如何管理应收款项,如何确保企业资金流动充足,坏账减少.本篇详细讨论了应收账款对企业管理的措施和有效的解决办法.讨论了应收账款管理的常规措施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最后得出解决应收账款根本途径为从自身出发,使产品成为强势产品的,交易方式由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交易甚至预收账款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