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应健全对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架构下,实现会计财务信息充分披露是解决监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金融控股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及分类出发,研究了金融控股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四大重要模块的内容和目标,并以两家上市金融控股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给出了金融控股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公司联合论坛曾对金融控股公司做了权威定义:"金融按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中,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风险、监管难度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低,而经营效率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高,同时兼顾我国实际,本应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初期,应以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为辅,并逐渐过渡到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取得了空前发展,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也日趋加深。2020年,为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2022年3月,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成为我国首批持牌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自此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重要形式正式进入金融监管主体名库。长久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资本充足率等经营风险,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则较少论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开展消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就现行制度下,如何从公司治理层面规范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5.
杨宁 《金卡工程》2010,14(2):240-241
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是法律规定的设立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一种限制性措施,其主要功能在于防范利益冲突和风险传播,本质上是众多利益折中调和与平衡的产物。但防火墙制度本身并不能完全阻断金融控股公司内的风险传递,甚至还会侵蚀金融控股公司的经济利益。防火墙的设置,重点考虑防火墙制度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内在性、透明性。防火墙作用的发挥,应当充分强调市场约束力量,调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分类,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要求,前浅析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祖国大陆正加紧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而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建设及监管框架较为完善。本文基于近年台湾地区发生的典型金融处罚案例,剖析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并在梳理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阐述对祖国大陆防范和化解金控公司风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济南金融》2003,(10):3-7
金融控股公司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分业经营的体制框架内,各种金融控股公司及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动因,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小敏 《时代金融》2013,(9):139-140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成功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是大型金融集团实现综合经营的最佳选择是顺应金融全球化的道路,我国正处在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转变的时期,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主流,但在其发展道路上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中信集团为例主要说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金融控股公司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分业经营的体制框架内,各种金融控股公司及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动因,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金融机构主要的组织形态。在发达国家,银行控制的金融资产的份额迅速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份额则迅速上升。所以,金融机构开始转向金融控股公司。笔者希望对各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进行研究,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在剖析目前我国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依法构建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尽快推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二是大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很大发展。本从比较国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入手,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优发展模式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剖析了美、英为代表的两种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分别总结了两种不同监管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中国近期应偏重仿效美国的伞形监管模式.由人民银行担任伞形监管者,以权力制衡为原则设计人民银行与"三会"的监管职责与权限,并建立"一行三会"之间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建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协调制度;建立健全预防性风险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是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机制能否发挥效力主要取决于整体性、目标一致性和混和治理三原则,以此三原则为衡量标准,"母公司上市,子公司不上市,母公司全资或高比例持股子公司"是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要求较为匹配的上市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对我国金融业的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的实践,认为应加快制定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相似文献   

17.
李娴静 《云南金融》2012,(6Z):100-101
金融控股公司虽在中国没有明确界定,但是已经广泛存在,因为有必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以便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发展。根据巴塞尔协议相关的规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较为符合国际要求的界定。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的分析,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得到较为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李娴静 《时代金融》2012,(17):100-101
金融控股公司虽在中国没有明确界定,但是已经广泛存在,因为有必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以便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发展。根据巴塞尔协议相关的规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较为符合国际要求的界定。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的分析,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得到较为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对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含义基础上,指明了我国出现的三类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同时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并对成立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对我国金融业的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的实践,认为应加快制定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