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通信》2004,(23):70-70
世纪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是中国领先的电信增值业务运营商。公司自成立伊始,始终专注于电信增值业务运营领域,已取得了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跨地区经营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已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全网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音增值业务是2004年电信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的新宠,但是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和竞争,传统的聊天、声讯类语音业务也难免陷入同质化的泥潭。在竞争日益加剧而特色业务不足的现状下,"彩色"业务阵营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生力量?D?D"彩话"业务在2004年下半年逐渐浮出水面,让整个行业感受到了一股新鲜活力,并让增值业务运营商们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3.
《邮电企业管理》2008,(4):74-74
近日,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获颁"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经营许可证"(即IP VPN业务经营许可证)。中企通信因而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准经营该项业务的增值电信运营商。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企业数据通信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网络应用、信息增值、电子商务服务等最优化的数据通信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郭顺义  杨桦 《当代通信》2003,(14):24-26
随着基础电信业务量(主要指语音业务)的逐渐饱和,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努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增值电信业务。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首先对外资开放了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包括设备制造商、虚拟运营商、通信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其他电信企业也纷纷进入了增值电信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5.
厂商     
中企通信获颁国内IP VPN业务经营许可证近日,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获颁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经营许可证(即IP VPN业务经营许可证)。中企通信因而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准经营该项业务的增值电信运营商。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企业数据通信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网络应用、信息增值、电子商务服务等最优化的数据通信整体解决方案。中企通信还拥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从电信运营主体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六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在电信业务方面,在固网通信领域,电信业务由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转变,宽带业务已成为固潮运营商的重要业务;在移动通信领域,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移动运营商在传统语音业务基础上,推出了许多移动增值业务,特别在未来3G 时代,移动增值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移动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我国电信产业从垄断发展到今天的开放竞争,在整个过程中,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也随之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分为独家垄断下产品导向的电信市场营销、多寡头垄断下的电信市场营销、开放竞争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竞合营销。  相似文献   

7.
凯门通信     
凯门通信(NewToneCommunications Corp.)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增值业务系统和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着先进的技术和诚信的作风,凯门通信的宗旨是为中国和世界的电信运营商提供技术先进的电信增值业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业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已经承诺对外资开放,其中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开放力度最大,也最快。2000年9月《电信条例》颁布,对国内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投资经营电信业务没有作其它限制性规定,为内资进入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奠定基础,虚拟电信运营商初露端倪。2002年1月1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为内资“入市”扫清了障碍,明确了条件,虚拟电信运营商借政策之利得以生存发展,因此虚拟电信运营商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基本业务资费的逐步下降导致电信运营商的利润空间逐步减小。同时出现的还有以商业用户和企业用户为代表的终端用户已不再满足于以通话为主的电信基本业务,希望能够享受更有吸引力的量身定制的服务。因而,电信增值和补充业务在运营商收益中所占的地位正逐步提高。运营商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维持其市场份额并不断吸引新的顾客,获得可观的利润,就必须具备针对各种类型用户的不同需求快速地部署各种增值业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贾延萍 《当代通信》2006,13(8):36-37
近年来的移动通信市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增值业务的竞争,运营商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试图抢占先机。两大移动运营商竞相打出移动数据应用的大旗,固网运营商也在小灵通上开发了众多增值业务。然而众多增值业务功能多样,操作复杂,业务的服务性不易被客户所直观感知,缺乏说服力,客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新业务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信市场饱和度进一步上升,用户发展趋缓,存量经营的重要性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营商开始尝试体验营销的方式,建立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以便能够深入市场、贴近用户,以达到推广新业务,同时起到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保有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中,增值业务品牌已成为客户关注的热点。品牌对电信企业,是其价值的巨大无形资产。品牌的创立、推广、保护已成为电信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成功的增值业务品牌,电信企业市场占有率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从而使电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劲,如此良性循环的结果当然是强者恒强。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电信转型的战略和具体规划,其中IT服务作为运营商面向企业客户打造增值价值链的主要措施,将越来趣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点业务方向,IT服务解决方案融合了企业客户的需求,提供增值的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方向完全一致。因此,IT服务将成为运营商延伸网络服务、不断拓展新业务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大电信运营商ARPU值不断下降.中国电信业目前已经进入调整和转型期,业务的重心已经由传统的语音业务转向数据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步入第二个春天.进入理性发展时期.但是支付手段和诚信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电信企业有着整合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天然优势.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则能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巨大的利润增长源泉.因此电信运营商能够也应当积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近期.中国电信与8848合作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移动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整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种种迹象表明.电信运营商将可能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4,(7):74-74
语音增值业务在电信增值业务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它对于运营商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促进语音增值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近日,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何书平在接受记采访时这样阐述:首先.增值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制高点。因为它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有效手段.是运营商业务和品牌区隔化的唯一手段.也是运营商未来收入的主  相似文献   

15.
增值电信业务(VAS:Value Added Service)是相对于基础电信业务而言的,指利用已有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并实现网络资源增值的业务。增值业务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智能网,目前已成为综合信息服务的支柱业务,是未来3G、NGN时期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伴随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正从单纯提供话音业务,向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提供增值信息服务方向转变。而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等五大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外.还有4000多家中小企业。由此,建立共赢的产业价值链成为从事增值业务服务企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国四家上市基础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2005年年报,对过去一年中的经营业绩进行披露,接受市场监督。在过去的一年中,四大电信运营商都实现了利润的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透过这份答卷,我们看到的是电信运营商进行战略转型的艰辛付出,是增值业务在过去一年中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起电信增值业务,总令人联想起《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不管是张飞喝退曹兵.还是赵云单骑救主,似乎都让人觉得是值得鼓掌相庆的胜利。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其实刘备早已溃不成军,打了个大大的败仗。电信增值业务之所以像长坂坡,因为在大家欢呼增值业务时代来临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可以庆祝的市场增长。大家谈论得很热烈的业务,其实还根本没有形成市场,运营商们也并没有从中赚到钱。  相似文献   

19.
小资料     
国内虚拟电信运营商的运作模式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概念近一二年才在国外出现,真正为国内企业所应用也是最近的事,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虚拟电信运营商只有鸿联九五、新润讯、联想三家。2001年伊始,鸿联九五开始全面铺开虚拟电信业务,范围覆盖数据增值服务、固网增值业务、移动增值业务等领域,形成了包括呼叫中心CALL CENTER、移动短信息、移动IVR自动语音应答、移动数码防伪、95互动TV等市场和品牌优势明显的服务项目。同年8月,鸿联九五和通广-北电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书,号称构筑“中国第一个虚拟电信平台”。日前鸿联九五为积极…  相似文献   

20.
张强 《当代通信》2003,(14):53-55
电信计费模式变革的趋势 计费系统曾一度被运营商视为是一种配合硬件设备销售的后端附属品。如今,随着无线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步融合以及各种增值业务的推陈出新,许多对传统的语音业务及包月式的计费模式早已习以为常的电信运营商,在新型业务的计费问题上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应对移动数据业务的计费方面更是表现的力不从心。运营商由此开始重新审视计费这一关平企业生存和繁荣的重要环节。令人欣慰的是,电信业界对计费系统的重视程度近年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计费模式的创新已成为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