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宅郊区化现象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住宅郊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联合国组织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将会明显加快,直至50%后将会放慢。我国大部分城市基本上都处在一个急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型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开始出现住宅郊区化的现象,住宅小区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转移,很多大型的城郊楼盘纷纷亮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城市郊区化与汽车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城市出现的郊区化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若干相似性 ,也存在大量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动力机制。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大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在合理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引导下 ,郊区化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相互促进 ,并推动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英美澳日四个发达国家分布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大陆,其城市化进程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后城市化阶段表现出的特点更加鲜明.对比分析发现,四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政府政策、城乡关系、不同规模的城市所起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英澳日等国的政府在投资、规划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的介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美国则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取得的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城市教育功能区纷纷外迁至郊区,高校郊区化趋势日渐明朗。本文分析了郊区居住环境存在的劣势以及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出行环境、消费环境、休闲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的优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8.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无论是二者形成的原因还是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还是有所不同.很多学者在论述相关的问题时,都不能很好地分辨这两个概念.本文分别从"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和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看法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7月31日上午9时,一场房地产业的盛会——2004中国住交会长沙会议暨2004中国房地产风云人物高峰论坛准时在金鹰城国际影视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以“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楼市新走向”为论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搜房资讯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邵元元作为主要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同时.建设部位宅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山东普利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建业、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副局长魏建超等参与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以产业飞地为初始模式推动的郊区化进程与北美的郊区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征。阐述了中国城市的飞地郊区化的特征,并研究其背后的动力因素。首先对产业飞地和飞地郊区化的特征,及其塑造多中心城市空间的动力进行了阐述。其次,以苏州市区为案例,分析了苏州如何通过飞地城市化推进郊区化发展并促进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研究认为,与北美经典郊区化理论不同,飞地模式的郊区化具有外生性特征。在外来力量和“创业主义”政府的共同推动下,“飞地郊区”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城或新中心,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1.
吴芳 《中国房地产》2005,(11):63-64
当前,居住郊区化的现象在我国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以下几点原因使我国城市居住郊区化现象仍将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商业郊区化的问题及调控--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大城市商业中心恶性竞争、城郊商业设施不足、批发市场衰退等城市商业郊区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从商业业态、商业开发时序和商业地域结构调整等角度提出了应对城市商业郊区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光阴荏苒,我在泰和县审计局从事审计工作已27年,期间参加的审计项目不下几百个,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1987年的一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县农药厂自上世纪50年代建厂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是我县的支柱企业、利税大户,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体制、市场、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经济效益日渐滑坡,亏损严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缘区再认知:全球城市化理论和后郊区化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城市迅速扩张、重构,城市周边区域成为一种独特的类型,以空间增长、地位强化、功能混合、形态异化为主要特征,是城市规划与管理最棘手的区域.全球城市化理论拓展了城市认识论,指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功能的扩散,为重新认识城乡二元分界提供了新思路;后郊区化理论关注城市边缘功能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将边缘区作为一个独特空间看...  相似文献   

15.
陈超  胡彬 《城市问题》2007,(10):56-62
以杭州市为例,从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郊区化的机制,认为中国的城市郊区化受到政府规划与政策的较大影响,且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对郊区城市化的导向作用主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展开,并采取了尽量不触及现行体制的做法,在降低政策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从城市形成与演变的角度阐释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机制,并就政府提升城市功能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诸多大中城市郊区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是:高档和低档住宅的二元分立,从而破坏了人们居住空间的复合性及和谐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非人们的"阶层"意识,而是城市郊区化的潜在思路:仅仅关照人们的居住,却没有关照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完整生活在郊区化过程中被割裂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构建混合式社区,而其理论基础是新都市主义.  相似文献   

17.
郊区化过程中职住迁移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与就业关系反映了郊区化的核心动力机制,但由于忽视居住与就业的迁移关系,很多城市出现了大城市病和城市蔓延等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将城市划分为城区和郊区两类空间,人群分为总人口、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用1991-2008年各区县人口和从业人员统计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探讨城市和郊区三种人口居住与就业的迁移关系.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都市主义与房地产郊区化——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都市主义的设计理念作为切入点,阐明了新都市主义在住区规划设计与实践中所倡导的重视生态平衡、邻里设计、构筑复合社区、文化资源保护等思想;分析了上海市房地产郊区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机制;阐述了新都市主义对上海市房地产郊区化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6,(18):16-16
“国十五条”2006地产新政的细则颁布以后。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看待这一新的房地产发展阶段,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教授。  相似文献   

20.
杨上广  吴柏均 《城市问题》2009,(1):57-61,98
在分析上海城市经济空间、居住空间和人口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特征以及郊区化演变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比较,提出了上海城市郊区化演变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