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本结构与企业控制权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司治理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解决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经理、职工等之间的利害冲突,在这套制度下,谁拥有资产所有权,谁就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即对法律或合约未作规定的资产使用方式公作出决策的权利。公司治理的首要功能就是配置这种控制权。企业控制权随着投资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而形成,谁投入资本,谁就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控制权。投资者的资本投入有两种途径:以股权(如购买股票)形式投入资本;以债权(如购买债券和银行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权理论在不完全合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所有权的本质。认为,所有权就是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施剩余控制权的权利,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得剩余收益的权利。这样定义的所有权概念,更能够展示它的丰富内涵,更容易分析它的协调和激励作用,也更便利于将它融入主流经济学框架。因此,它与其他观点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和包容性。 一、剩余控制权 现代产权理论把剩余控制权看作产权的本质。或者,干脆就将它当作所有权的定义。其理由如下,实际合同都是不完全的,那么,在未预料的,或未作描述的,或不能证实的事件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基于融资契约的财务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财务治理。从契约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财务契约工具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治理,无论是债务融资契约还是股权融资契约都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金融契约-控制权配置-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不同金融契约结构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20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负债规模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同时,流通股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不仅不能抑制过度投资,反而会恶化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程度最高,央属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居中,而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6.
秦学斌 《会计之友》2008,(29):98-99
本文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发现中小股东将不完全契约下的剩余控制权授权给控股股东,而控股股东为获取剩余收益,在制约机制不足的情况下会进行盈余管理。对此本文提出一些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财务治理。从契约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财务契约工具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治理,无论是债务融资契约还是股权融资契约都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8.
华人社会盛行的诸子析产制是代际传承中分裂家族和家族企业的根本原因吗?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新鸿基地产控制权争夺事件的案例发现,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分离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集中配置剩余控制权并未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原因在于这种产权安排造成了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甚至控制权反向控制剩余控制权的情况,在代际传承导致家族原有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9.
财权配置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集团初始(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所进行的修正。财权配置的契约结构不仅决定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也决定企业集团内部代理成本的结构。而代理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均衡,可以实现企业集团财权配置契约结构的优化,即财权契约安排的制度净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核心控制权"和"一般控制权"的认识,通过构造企业家融资决策模型,从融资结构的视角,考察了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参与约束下控制权的最优配置.研究表明,最优控制权安排不仅受到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概率折现因子等诸因素影响,还受到融资结构选择影响.模型分析最终得到了最优控制权安排下企业家的最优的融资结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涌现了许多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成为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出现,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从控制权与财权配置问题角度研究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力,  相似文献   

12.
刍论企业财务控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控制权理论起源于企业契约理论,是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延伸,并逐渐成为现代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财务控制权概念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其概念的界定,同时就与财务控制权相关的其他几个概念作了辨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贾璐 《财会月刊》2007,(7):9-11
企业财务控制权理论起源于企业契约理论,是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延伸,并逐渐成为现代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财务控制权概念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共概念的界定,同时就与财务控制权相关的其他几个概念作了辨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理论界一直对财权的涵义持有不同的看法,郭复初(2001)认为财权应当包括筹资权、投资权认为财权、留用资金支配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李连华(2002)从研究公司治理角度提出,财权并非限于财务权,而是泛指体现在资金运动和  相似文献   

15.
叶苗苗 《企业导报》2010,(6):115-116
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对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了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和融资方式选择与控制权、融资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文献,提出股权融资对经理层控制力度的稀释相当有限,国有商业银行因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而"惜贷",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倾向于股权融资偏好,股票控制权市场无法形成经营者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逐渐转变为流通股,但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仍具有优势掌握控制权。本文以2005年深、沪两市11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H10指数)、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指出若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则治理的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偏好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实际控制人性质中民企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偏好高;(2)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强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偏好低;(3)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偏好高;(4)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偏好高。  相似文献   

18.
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将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视为对融资交易不同的契约治理结构。债权契约具有古典契约的特征,是一种按规则运作的契约治理结构;股权契约具有弹性治理的特征,是一种关系型契约治理结构。依据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关于交易与契约匹配的一般机理,可以得出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机理:低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债权契约,高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股权契约,中等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混合性融资契约,这既可达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又可实现交易效率的最大化。究竟哪类契约在现实融资契约安排中占主导地位,这取决于融资交易包含的资产专用性大小。  相似文献   

19.
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会计准则留给企业规避风险的权利,在我国公司中,会计剩余控制权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本文发现在有限期条件下,即使管理者是"诚实的"的初始概率非常小,只要股东对高质量管理服务提供的"溢价"足够高,管理者也会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而在无限期条件下,只有当高质量管理服务带来的"溢价"高于损害股东利益的所得时,管理者担心降低管理服务质量会损失这种溢价,他才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契约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财务契约工具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财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治理,无论是债务契约还是股权契约都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效应;在债务和股权两种契约工具并存时,财务治理模式具有相机治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