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级市城镇化水平高值与低值相邻,呈"负空间自相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非农化、环境宜居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的对外贸易、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呈负向关系.广西及地方各市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契机,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避免各市间的恶性竞争,要加强经济建设,积极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同时,应积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新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就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不同梯度的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并动态评价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大型城市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远远大于中小城镇,相反在长期中小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大型城市。同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大型城市对东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中西部。中小城镇的发展对东部和中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型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伯仲之间。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9年的物流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Tobit回归模型评价物流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安徽省整体物流效率较高,呈波动发展;资源利用率会抑制物流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水平、物流业资源利用率、教育普及率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安徽省物流效率的显著因素,其中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共首先在十六大报告当中提出"新型工业化"和"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时隔11年之后,才明确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于2014年3月16日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给予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空间布局、新的载体、新的动力机制和新型城乡关系五个方面。未来走势将呈现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将形成向右旋转90度的"巾"字形的城镇群带空间布局;"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民""市民化"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绿色发展的理念将贯穿于"新型城镇化"的始终,助推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主导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将助推中国完成城市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是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以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空间差异也在不断缩小。最后,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等方面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利用安徽省1987—2012年相关数据,采用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手段,考察"四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四化"的进程,同时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反过来又活跃和发展了金融市场。但是,安徽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像预期中那样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冲击在短期内对工业化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向影响最大;金融冲击在中期阶段对信息化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安徽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需要解决好乡村e站、农村电商发展资金支持、农村电商政策法规、"互联网+"宣传和品牌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但与发达省市相比,城镇化水平依然很低。从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的角度用逐步回归的实证方法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乡发展转型的助推器,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观点,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地域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下降的特征,东北部地区近几年出现了小幅下滑趋势;二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三是区域之间差距是导致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PCA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界定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质量系统和公平系统三大方面构建了评价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对关天经济区各市区2003—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定及排名。结果显示:经济区在10年间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以强化城镇发展动力提升为目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以提升城镇质量为核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社会公平为着力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应对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通过对欧洲、东亚经济政治条件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条件并不成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反映股票市场的治理功能。以2004年12月31日之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07家公司为样本,采用抽样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与经典理论推导出来的并不一致,我国股票市场在治理上存在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3.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价是不良资产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对不良资产定价现有的四种方式及利弊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并分析了影响不良资产定价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因素。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定价模型说明定价问题可能由一个较复杂的模型来解决,由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不良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要素间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国有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障碍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亚各国经济上的密切联系、经济指标的趋同 ,为分步创建亚洲统一货币市场提供了可能。进一步要突破的问题在于 :创新合作机制 ,协调区域发展差异 ,加强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6.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县域经济较快地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从金融视角下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匹配发展,对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头观望过去的2005年,很多人有话要说.   2005年在商界历史上的意义多少有点像国际地缘政治史上的1989年,一连串位高权重的公司首席执行长次第落马昭示着一种秩序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建国60年来,贵州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贵州城乡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一次是改革开放,实现了辉煌的跨越.但是,与兄弟省区比较,贵州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用发展的成果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网络审计将成为传统审计的替代者,审计理论体系需要重新定位,审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也需改变。  相似文献   

20.
国民待遇原则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贸易自身的特殊及各国在服务业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国民待遇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与货物贸易中的国民待遇有很大不同。本文着重论述了服务贸易中国待遇的特点,同时分析了国民待遇原则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