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长缨 《中国经贸》2013,(15):26-29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的进出口贸易及投资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欧债危机前后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及投资的变化可知:欧洲国家内需疲软导致中欧双边进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贸易结构有所调整,中欧双边投资需求增大;从整体看,欧债危机并没有彻底扭转中欧经贸关系的基本格局,双边贸易、投资领域合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还出现了些难得的新机遇。从短中期看,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会继续扩大,但局部贸易摩擦会呈现常态化;如果中欧双方能够采取相互妥协、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出现的争端,中欧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以实现长久的互惠互利、共进共赢。  相似文献   

3.
李钢 《中国经贸》2012,(9):36-36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 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 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同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不同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以及进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欧洲部  相似文献   

5.
李惠瑛 《中国经贸》2013,(15):22-23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6.
李岩 《中国经贸》2012,(10):6-7
讨论了欧债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后,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我国面对欧债危机时政策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宁 《中国经贸》2012,(14):10-10
当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美债问题尚未解决.欧洲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中。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本文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背景与成因债危机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牟岚 《特区经济》2014,(1):84-86
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盟经济饱受债务危机之害,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欧盟对其贸易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影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贸易政策变化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与欧盟沟通、积极进行自贸区谈判等对策,以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中欧贸易遭遇寒流2012年,中欧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15.6%  相似文献   

10.
罗奕 《改革与战略》2013,29(1):111-115
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欧洲经济前景难料.历时两年多的欧债危机性质及其影响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次欧债危机无论其演进过程、产生原因,还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均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性.鉴于国内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讨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将系统而深入地梳理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便人们更为透彻地了解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更为全面地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1975—1989年中国与欧共体之间政治关系良好,经济关系发展迅速,但有一个盲点,即中欧关系过分倚重抗衡苏联霸权主义这个外部政治目标,由此掩盖了双方关系中的一些固有矛盾。冷战结束后,中欧关系的基础应建立在各自根本利益之上的互相需要,方针是深化政治关系,拓宽经济关系。在政治上增进了解与理解,认识双方的根本利益,承认双方的差异,建立政治磋商机制。经济上拓展直接投资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本文就欧债危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断,着重讨论了危机向银行、非金融私人部门以及美国经济的传导.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欧债危机的困扰下,欧洲经济今年难有起色,而且还可能出现深度衰退。美国经济增长步伐缓慢,加上基本面脆弱,复苏势头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面对这一轮全球股市的大震荡,港股中门大开,国际炒家狂轰滥炸,香港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4.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3,(11):32-33
低增长、高风险的经济形势未根本改变 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转弱。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并形成全球性冲击,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经历艰难调整。进入下半年特别是叫季度后,随着各国加大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政策力度,欧债危机有所缓和,世界经济略有回升,但全年增速仍明显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5.
双周     
寰眼天下·国际欧盟拟对华产品征收高关税今年以来,欧洲经济逐步被欧债危机推向冰冷深渊,但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凭着劳动力成本等获得的竞争优势,中国出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但欧盟对此的抵制也越来越多。8月1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一则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希腊爆发债务危机至今近两年的救助行动,不但没有救希腊债务于水火之中,反而是继葡萄牙、爱尔兰之后,欧债危机蔓延至西班牙,甚至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命悬一线,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频繁地剧烈振荡,全球经济随时有二次探底的风险。为什么欧债危机越救越严重?我们认为,欧债救助机制的思路有误,治标没有治本。只有标本共治,才能救欧债危机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17.
耿万华 《北方经济》2012,(18):83-85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更加凸显,欧元区国家导致产生欧债危机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问题为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史彩芹  齐辉 《中国经贸》2012,(16):118-11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于2009年,发端于希腊,至今已经蔓延至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并波及到德国、法国等欧洲经济强国。这场危机不仅影响到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而且引起当事国政界的动荡,同时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中国作为国际经济舞台上活跃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将自身与欧债危机摆脱干系。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从欧债危机的基本情况谈起,结合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揭示中国应该从中受到哪些风险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欧债危机使中欧发展新兴产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欧洲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对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有所下降,这为中国运用欧洲资源、尤其是研发资源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欧债危机成为国内外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引起了许多人对中国也会出现债务危机的恐慌。本文剖析了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中国有着稳固的财力基础,不存在欧元区国家高福利重负、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认为中国不会重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