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日本企业经营管理变化的新态势湖北省十堰市市委党校张锐,廖安贵众所周知,自1986年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未曾预料的繁荣,这种在狂热投机刺激下所形成的“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后走向破灭,日本经济再度跌人萧条。从经历了过度繁荣迷梦中醒来的日本政府进行着...  相似文献   

2.
当代日本企业经营管理变化的新态势张锐众所周知,自1986年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未曾预料的繁荣,这种在狂热投机刺激下所形成的“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后彻底破灭,日本经济再度跌入萧条。日本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积极调整运作行为。当前,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浅议“日本住专”对日政治、经济的负效应张继业日本经济由“住专”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解决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课题之一。“住专”既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同时也导致了“泡沫经济”的破灭。由于日本房地产价格暴跌,造成大量呆帐,最后在金融机构留下了...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企业监察制度具有浓厚的特色并被视为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套为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企业制度,竟同时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陷入严重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谢国忠先生近日在“资本汇一城市与商会投资高峰论坛”上说,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回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世界逼中国单干,中国要自己创造繁荣。谢先生这话大体不错,但有一点我不知他想到了没有,如果由于国际投机资本的介入,中国无法按自己的节奏创造繁荣呢?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中国有极深的渊源关系,正因为有了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民宽大的胸怀,才有今天的日本,古代中国的文化-汉字,佛教,制度等,传入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的发展,可是,日本人却在那段不幸的日子里,犯下了侵略,凌辱中国人民的罪行,我作为一个日本人对此深表内疚,同时常想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做点什么,以作为补偿,我衷心祝愿中国发展,繁荣,愿意为中日友好,中国的发展,天津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亚太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宗旨和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东亚经济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呈现高速增长。整个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这一切为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创造了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针对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欧洲的逐渐强大,美国提出了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设想。日本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确定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亚洲出现了一种新的心态,就是金融进一步整合的时机已成熟。随着日本的经济和市场开始复苏,日本重拾信心,中国与印度迅猛发展,中东石油市场一派繁荣,东盟(Asean)与澳大利亚市场出口兴旺。  相似文献   

9.
董彦文 《特区经济》2005,(11):235-236
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日本,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在美国,中小企业被视为其经济的脊梁。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在我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因此,从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角度两个角度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禹森 《现代日本经济》1997,(4):37-40,48
以克拉克法则为代表的产业结构传统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个社会 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劳动人口比重,还是从国民收入比率来看,均有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推移之势,而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国自两汉时期始就已拥有了相当繁荣的农业文化,经济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如此发达的农业经济,积数千年,何以迟迟不能转向工业化?相比之下,日本农业社会的繁荣程度远逊中国,但日本却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向了工业化,并实现了跳跃性发展,在此,我们力图通过对中日两国农业社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的比较,来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农机合作社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由于农业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推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大分工和世界经济繁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18-20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就在两年前,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时,受到全球经济低迷、非典危机、政治因素以及银行大量呆帐的影响,亚洲房地产市场状况不佳。香港楼市下滑造就了大量的负资产业主,新加坡楼市暴跌,日本则陷入了近10年的第三次衰退。  相似文献   

13.
在亚洲市场,香港已成为除日本外私人飞机最主要的托管地。内地富豪的兴起,更是带动了香港私人飞机市场的繁荣。私人飞机在香港2000年5月,时任中信泰富掌门人的荣智健花了3亿元港币买下了一架私人飞机,开了香港富豪私人购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6,(14):32-32
近日.有媒体报道,海湾地区产油国的经济繁荣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些经济活动的活跃带动了对电力、自来水、燃气和交通等设施的建设需求.日本企业分得了一大块“蛋糕”。去年7月.三菱重工、三菱商事、大林组和鹿岛建设在迪拜的新交通系统建设项目上夺标。该项目将在迪拜建设长达70公里的电车网,包括基础工程在内总项目投资约40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日本的石油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确保石油安全,建立了一系列石油政策和法规,对促进日本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越来越大,也面临着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对日本石油政策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对我国解决石油安全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了所谓东亚“经济奇迹”的日本戴上了经济发展“优等生”的桂冠不久,却从90年代初陷入了经济不景气之中,尤其是近两年,国民消费低迷,投资信心不足,金融机构破产,经济状况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之中,被人喻为“正在往后拉的亚洲的火车头”。日本是如何从经济繁荣迈向“泡沫经济”进而陷入金融危机的?本文将着重分析日本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企业监察制度具有浓厚的特色并被视为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套为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企业制度,竟同时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陷人严重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日本式的企业监察制度企业监察制度(或叫公司控制制度)是反映以控制权为核心的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考察日本的企业监察制度,不能不提到日本企业独特的股权结构。在战后初期的1949年,金融机构、事业公司和个人持有的股票占日本上市企业股票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5.6%和69.l%;1970·年,上述比例变为30,9%、23.l%和39.9…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如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地区、日本的北九州、美国的五大湖、意大利的西北工业三角区等。对于这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调整,各国政府都采取了重点援助政策,使其走向繁荣振兴,其中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工作》2002,(5):44-44
出席2002年东北亚经济论坛的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的各界代表在此间达成共识;东北亚各国将本着“企业推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对日本制造业发展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和争论,使得用新的理论、新的思维方式分析其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必要。对于支持日本取得经济繁荣、创造经济奇迹的制造业而言,它的不同于欧美的组织结构优势,曾为世界各国推崇备至,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低迷期,又被视为发展的禁锢而广遭斥责。深入到产业内部,从组织结构演进的视角,探讨日本制造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形成与变革过程,则可以使我们对日本问题有个贴近事实的认识,进而获得有关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