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市农村奔小康的基本概况农村奔小康是我市广大农民日益向往的奋斗目标!我市广大农村经过深化改革,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199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46.5亿元,比1980元增长5.2倍;农村人均纯收入888元,比1980年增长3倍。按小康16项目标要求,1992年全市117个乡镇就有收入、营养、衣着、文娱、饮水、用电、通讯、交通、社会保障等9项指标达到小康目标。尚有以下7项指标未达到小康目标:1992年全市农村人均纯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前三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明显滞缓(一)与"六五""七五"时期比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六五""七五"期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1980年到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7.1元上升到717.3元,增长了2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70.8%,年平均增长5.5%。同全国各省(市)比较,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属中等偏上的位置。进入九十年代,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0-1993年共增长10.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下降0.6%。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不仅为改革以来少见,也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农民人均收入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3.6倍,年递增速度需达到6.6%以上。而从1989年到2002年,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4.
一、阻碍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因素一:农民收入水平低,阻碍消费需求增加从目前农村市场来看,农民缺乏相应的购买能力,使得农村市场快速发展受到阻碍。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省农民收入水平仍显偏低,限制了农民的消费。201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11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8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93%,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鲤城区紧随大泉州的发展步伐,开拓创新,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85年市改区后的十年间,全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1985年增长52.7倍和32.9倍;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7倍和6.23倍。全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事业蒸蒸日上,进入全国科技  相似文献   

6.
《综合经济导刊》2002,(1):2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农民收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2元增加到2197元,增长了14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纵观22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表现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困扰与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开始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新阶段。同时,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流通不畅,加工滞后和效益不高等,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省委确定了从1992-1991年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自标,农业总产值三年平均增长5.3%,乡镇企业产值翻一番,第三产业产值增长1.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2元,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的阶段,新的问题,新的目标,新的考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势在必行。多年来,我省农副产品反复出现的"卖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流通不畅是原因之一。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不足到温饱,由温饱奔小康,消费追求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流通还没突破旧的格局,有  相似文献   

8.
高楷 《经济导刊》2007,(11):83-84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十五"期间,福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2000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432元增至2006的12321元,五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0.6%,同期GDP年均增长10.8%,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而农村居民收入落后于经济增长.2001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比较低,均低于同期GDP增长率.2000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30元增至2005年的4450元,增加1220元,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只有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8%的61.1%,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一、影响农村消费支出的因素1-农民的收入状况。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收入大幅上升。据统计,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78元,比1990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18-1%。但近两年农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民的收入也受到影响:一是一部分原出口东南亚的农副产品出口受阻,价格偏低;二是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不景气,打工(这是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收入减少,因而农村消费也受到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且不够稳定,使之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七五”期间,农民…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军国 《经济论坛》2004,(6):103-10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民人均名义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2年的2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6.5%,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约0.1个百分点。从长期趋势看,农民收入阶段性增幅波动大,近年增长明显放慢。增速最快的时期是1979~1984年,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14.6%;1985年以后增速明显放慢,实际纯收入年均递增仅为3.9%,与1985年以前的增长速度相差近3倍。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家计委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预测,2000年要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农民年均纯收入应该从1990年的686元增加到1200元。按照这一目标,90年代应该实现年均增长5.8%。但是,1990年实际增长1.8%,1991年实际增长2%,1992年回升到5%(《瞭望》周刊1993年第16期,第4—5页),连续三年未能实现5.8%的人均纯收入递增指标。这样下去,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这里是临猗县的一个小康示范村。253户,1217口人,4103亩耕地,人均3亩4分。过去以生产粮棉为主,具有运城地区一般农村的基本特征。1985年以前,人均收入300多元,经济水平与全县农村基本一致。1985年之后,步伐明显加快,人均纯收入1990年达到1585元,1991年上升到2051元,1992年在棉花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人均纯收入仍然达到1962元,超出全县农村人均收入的2.7倍。小张村无工无矿,以农为主,地处偏僻,他们到底是怎样踏上小康之路的,在这样一个相对发展的村子,如何进一步前进,反映到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  相似文献   

13.
陈钰芬 《经济论坛》2005,(14):18-2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浙江农民收入不论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一直居全国前列,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高出2倍多。1997年以后,在全国农民收入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浙江农村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从1997年的1.76倍上升到2003年的2.07倍。1997—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4%,高出全国同期增长速度4%的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南宁市农民纯收入结构变动分析2005~2012年,南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80元增长到6777元。分析其内部结构发现,南宁市农民纯收入属于典型的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为辅,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财政转移支付,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南宁作为西部民族欠发达地区,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一)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农民收入增长。 1.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两者对农民收入长期增长有显著作用。回归分析表明,人均GDP增长上升1个百分点,将能够带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7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下降1个百分点,将能够带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0.003个百分点。在城乡收人差距2倍以上的收入分配格局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将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贫困和发展是困绕当代中国农村的两大难题,广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94年,我省农村社会总产值4712亿元,比1990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每年实际递增8.4%。我省农民收入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浙江,在全国排第四位。但是,平均数掩盖了一些矛盾,热火朝天的南粤大地也有“寒极”。我省山区和丘陵地区仍有部份贫困农民,他们衣只可以御寒,食仅可以裹腹,生活十分困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对小康水平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包括: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0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砖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已连续二十多年位居全国之首。一、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特点1.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65元增加到2005年的6660元,绝对额增加了40.4倍,实际年均增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是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对考验、战胜困难、取得新的进展的一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438.6亿元,比增1.8%,畜牧业产值228亿元,比增4.5%。农民现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39.47元,比上  相似文献   

20.
在增加宁夏农民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宁夏农民收入的现状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宁夏农村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200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821.9元,同比增加121.6元,增长7.2%。现阶段农民收入状况是:第一,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