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会会 《魅力中国》2011,(15):370-370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本文对新闻导语的定义、类型以及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李朝阳 《魅力中国》2010,(28):119-119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什么叫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  相似文献   

3.
导语是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从传播事业的发展前景看,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导语写作更富有个性,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语,就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起到开门见山,画龙点睛的作用。了解新闻导语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导语在新闻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写好了导语,就等于完成了一篇新闻写作的百分之八十。没有导语,就难以抓住读者,无法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导语的写法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概述式导语。这种导语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提纲挚领地抓住了全篇的主旨,让人一目了然。比如:“英国火箭试验中心主任因不同意首相的政策而被解职。”就属于概述式的。设问式导语。这种导语是以设问的方式,把新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在读者面前,以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这种写法有助于把文章写得活泼。比如:“中国成年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人体尺…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语,指的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听众倾听的全文开头部分。一般来说,以凝练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听众对新闻的形式和结构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一条准确无误的导语,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  相似文献   

7.
秦素珍 《魅力中国》2011,(4):188-189
是电视新闻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象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否则,电视中连续的画面就无法让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分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消息是各种新闻报道中用得最多,最活跃的一种新闻写作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主导地位,人们视它为新闻报道的主角。或许是熟视无睹成了一种习惯,或许是创新缺乏勇气,在通常情况下,消息的写作固步自封,大多采用倒叙的结构方式,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几代新闻人,一张老面孔,这在以"新"为特点的新闻界延续,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倒金字塔"结构又称"三度反复"。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一成不变,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倒金字塔"式消息的导语是一个"五w"俱全的语段。所谓"五w"意指新闻中的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五个新闻要素,都必须在新闻的导语中提纲挈领先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中外新闻工作者在“消息”的写作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 从一四五七年在德国纽伦堡出版的第一张近代报纸到一八九八年新闻模式的提出,这四百多年间新闻写作本无固定的模式。直到一八九八年美联社主编斯通才首次提出了新闻模式,这就是五个“W”和一个“H”做为新闻诸要素须在导语中体现出来。他提出这一理论不是偶然的,而是科学电讯技术这一新发明应用于新闻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撰写好新闻导语是文字记者的基本素质。如何写好导语?本文从导语的重要性、导语的内容、导语的撰写过程、导语的撰写方法技巧和力求避免的误区,对导语写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丽 《魅力中国》2010,(30):115-115
语文课的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可以引领学生渐入课堂佳境。设计好导语应从造成悬念、渲染气氛、描绘形象、设置矛盾和讲述背景等入手。  相似文献   

12.
李卫东 《魅力中国》2013,(11):132-132
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的确。好的导语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在语文新课的教学中.运用恰当的导语,可迅速打开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扉,激发对本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曲冰 《黑河学刊》2011,(9):40-40
导语是指消息中具有可读性或启发性或富有吸引力的开头。写好新闻导语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成功的导语首先应该抓住事情的核心;此外,要能对受众产生启发和吸引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郝强 《黑河学刊》2002,(2):61-61
电视新闻节目,一般先要播发“内容提要”。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观众,这个提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编写好电视新闻的“提要”,是电视编辑的一项基本功。电视新闻提要不同于报纸新闻的标题。电视新闻提要常常是根据人们谈话的规律和习惯,用简短的语句,适当的停顿、间隔,以及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内容。而报纸新闻标题则是依靠字体大小的区别、不同的位置安排,来使读者分主要,明要义。一般来说,报纸标题通常要比电视提要精炼,耐人寻味一些。电视新闻提要不同于新闻导语。当然,在要求“反映全文最新鲜、最重要、最精彩部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张红波 《魅力中国》2011,(10):102-102
导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可见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怎样才能成功地导入新课,做到精心导、妙语生华,从而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中,一篇成功消息的开头往往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富有写作特色的文字即导语让受众(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或最重要的思想及意义,相应做出判断或采取行动,并能同时吸引和引导读者以求知的心态增强继续往下阅读的愿望,使此篇消息的报道作用得到最有效的体现,也就是此篇消息的新闻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它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为新知识的传授起到铺垫作用。可以说,导语设计和运用得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堂课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外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温故导新,通过时事新闻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典故导入新课,以及通过国情知识、设疑提问、直观手段、推敲课题或题目、介绍背景和作者等方式导入新课。灵活应用导语,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导语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分为常式和变式两类,本文对此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9.
姜荣文 《发展》2009,(11):88-88
课堂教学的导语,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担负着酝酿情绪、聚焦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创设情景的任务。设计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启发学生立疑激趣,而且能营造出适宜文章主题的学习氛围。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课堂导入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吴宇菲 《理论观察》2008,(4):166-167
语文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其作用也各有侧重,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导入,都离不开语言作媒介。所以设计导语是导入的一个重要内容。导语可叙述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可简单介绍,也可细腻刻画。但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其中都要有:形象生动的趣味性,情浓理切的感染性,拓展思路的启发性,与时俱进的新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