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照峰  米多 《魅力中国》2011,(17):72-72
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突出因素。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诱因.政府在加强自身执政能力的同时还要从各方面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做到真正的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2.
陈峰  李景平 《理论观察》2013,(10):17-18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频发、易发的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仅扰乱了民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造成严重损害.本文聚焦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发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办法,以期能为社会和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赵璐 《改革与开放》2013,(12):100-1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主动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政府在内的各级公共管理机构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应对,从而对相关学科和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于理解和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及群体性事件偶有发生,在治理中的政府公信力是解决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及群体性事件的基础,因此,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快速、最优的解决社会公共事件及群体性事件是政府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以及怎样在突发事件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理顺中国社会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认为首先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造成不满和怨愤情绪,其次突发性事件中强势群体首先制造对立行为,使得弱势群体先前因不平等产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着力点,并在"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随后,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分离均衡理论,指出避免这种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对上述两次不平等输入的矫正.最后,本文指出,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从产生逻辑和预防之道上根本区别于"现实性"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应该对这两种群体性事件做出区分,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戾气,提高治理能力,稳定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际,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就是由国企改革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由众多人聚合在一起的群体行为造成的社会事件,这种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行动目的和组织特征,具体表现为集访、请愿、示威、  相似文献   

7.
董敏 《魅力中国》2014,(17):10-10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究其原因往往在于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没有做好事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而造成重大决策事项在实施过程中损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而发生公民通过“体制外方式”维权的结果,因此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其必要性。在风险评估中切实做到均衡各方合法利益分配是整个风险评估的重中之重。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章强明  郑金金 《魅力中国》2009,(36):194-195
构建和谐社会,凸显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权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几年来涉法涉诉案件占信访案件的比例加大,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涉法涉诉群体性事件是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群体性事件的重合部分,由司法腐败与司法不公、群众维权观念片面等原因造成,呈现群体性、突发性、涉法涉诉性等特点,本文从涉法涉诉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特点出发,提出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罗鑫 《中国经贸》2011,(16):150-150
由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群体之间情况复杂,导致群体事件经常发生。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与规模、参与者多为无相关利益者、斗争对象多是政府一方三个方面说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现状,以期能够引起我们警醒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凸显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权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几年来涉法涉诉塞件占信访案件的比例加大,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涉法涉诉群体性事件是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群体性事件的重合部分,由司法腐败与司法不公、群众维权观念片面等原因造成,呈现群体性、突发性、涉法涉诉性等特点,本文从涉法涉诉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特点出发,提出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探讨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特点,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在维护社会稳定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正确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宛新龙 《魅力中国》2010,(17):36-37
我国现阶段有一个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象,那就是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据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若干意见》披露:10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激增了5倍,并且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其成因并积极寻求应对之法。  相似文献   

13.
韩继锋 《魅力中国》2011,(14):109-109
促进社会公平是每个社会的不懈追求,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突出,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等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群体性事件,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规范制度等方面促进社会公平以化解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鉴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的突发性、成因多样性、影响群体性广泛性以及危害严重性等特点,其出现势必引起公众恐慌,这就对智库预测危机的发生、危机管理以及应急服务功能建设和定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文章根据公共危机理论,试图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智库运作模式,从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四阶段提出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周玉萍 《魅力中国》2013,(19):72-73
当前中国正处于迈向人均GDP10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因为发展中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因素,社会矛盾加剧。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人群的动员聚集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中国群体性事件较为多发,激化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矛盾,动摇了政府公共决策合法性基础,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江苏启东事件为例,运用利益相关分析与群体行为组织动员机制。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发酵产生过程,从而针对性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为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健全社会舆情预警与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与维权机制,以期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高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健全社会舆情预警与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与维权机制,以期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高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种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变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的安定危害极大.本文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事件特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典型案例,从社会宏观治理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全国环境信访数据变化分析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趋势,再根据广西近几年环境信访数据变化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状况,以社会冲突为视角分析广西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从政府、企业和民众三个主体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郑焱  魏娴 《魅力中国》2009,(36):128-129
经济社会中转型中的中国,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有逐渐显露的迹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是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我们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关心民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完善法律制度,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同时也要认清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要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