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任梦夏 《魅力中国》2013,(25):105-105
项穆的“中和”书法审美思想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把“中和”的书法美学思想与理学结合在一起,推崇晋人尚韵书风,认为王羲之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是体现“中和”书法审美的代表,对其书法更是心摹手追。  相似文献   

2.
张慧茹 《魅力中国》2010,(26):277-277
“中和”是我国最古老、最传统、最具有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其基本涵义是谐调适中,不偏不倚,刚柔相济。而蕴含诸多文化意蕴的“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根本精神,是古人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的最高理想,其内在特征是刚柔相济,外在表现是文质彬彬。因此这种传统的中和思想对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理论观察》2001,(4):44-45
历来多数学者将“礼”、“仁”视为儒家核心,但“礼“仁”仅能称其为儒学的道德标准,并不能作为中心线索贯串统摄整个儒学体系各个领域,而中和所包涵的阴阳之道(宇宙论)、和同之辨(方法论)、中庸之道(道德论)、天人合一(价值论)等思想即有功效。故此,我们认为,中和应是儒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作者到传统文化宝库中寻觅。摘出“中和”“中柔”以诠释传统思想对企业要素的组合,摘出“经、权”、“律、和”、“威、情”、“纵、横”以铺陈传统思想对企业的管理;摘出“爱人”、“敬人”、“人和”以表述传统思想对企业人际关系的调和……以作为作者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明代潞王朱常汸,杰出的书法家、音乐家,所制潞王琴皆以“中和”为名。“中和”意为中正、平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潞王以其为字号,并为所斫之琴取名“中和”,向世人传达做人和音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和文化”是构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和文化”是绵延两千多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其核心是相谐相和,互相变化,又各守其位,由“中节”到达“中和”,本质上是多元协调下的合而为一。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作用,把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内化于心”,把企业制度文化“固化于制”,把企业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7.
岗位风险表现在“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法制观念淡薄,业务岗位习惯性操作胜于严密的制度,岗位风险检查监督缺乏力度,整改落实不到位”等方面。防范岗位风险需落实好“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筑牢思想防线;提高业务素质,明确责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案件防范例会制度”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0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大型活动碳核算是大型活动碳排放管理、碳减排优化和碳中和实现的重要前置条件。以国家发布的碳中和实施方案为指引,针对项目活动碳排放的边界和板块,探索建立一个基于PPGIS(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型活动“碳核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在互联网云端构建会议碳排放核算模型,集成了“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净购入电力热力碳排放”“交通碳排放”“住宿餐饮碳排放”“会议用品隐含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6大板块碳排放数据,实现碳排放的溯源核算及碳报告的智能生成,打造精细智能的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治理场景。平台对统筹协调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促进大型活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有一定意义,未来需在数据收集、平台定位和服务主体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碳中和的由来与发展 随着全球减排机制的加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减排呼声的不断提高.基于二氧化碳零排放理念的”碳中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碳中和”(Carbon Neutral)概念.最早起源于1997年伦敦未来森林公司(现改名为碳中和公司The Carbon NeutralCo.)的商业策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中和"的思想博大精深.围绕着如何建立和维持"中和"的秩序,传统文化发展和建构了完整的关于"中和"的思想体系.发掘弘扬传统"中和"现蕴含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可以为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理论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供应基地,在国家“碳中和”战略全面启动的背景下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环保约束的双重压力。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梳理,发现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成长型资源城市产品单一,高技术加工能力有限”“成熟型资源城市产业落后,思想难以转变”“资源枯竭型城市环保投入大,遗留问题多”“再生型城市系统发展能力须进一步提升”“缺乏内生动力,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际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已经有了一些常规的应对思路和实践,但为了系统考量当前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充分结合国家的“碳中和”战略要求,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转型对策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刘鲁  余力 《宁波经济》2022,(11):48-49
<正>作为碳排放最主要的场所,城市应该怎么做?在全球低碳背景下,城市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其中丹麦的哥本哈根成为了佼佼者。“指状系统”争创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在竞逐“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众多城市中,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逐渐崭露头角——还有两年多时间,也就是在2024年哥本哈根就将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张涵)2021年12月2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发布暨‘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及实施节能提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丽水市立足于生态禀赋和能源优势,积极创建“中国碳中和先行区”。本文结合研究现状,运用Python软件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文献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丽水市建设“中国碳中和先行区”的策略。总体来说,要加强政策和标准引导,强化减排降碳和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系统,构建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抒情特征浓郁,其情感表迭方式受到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呈现出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对情感健康合理的表迭实则是对人性中“善”的呵护,中和之美和西方文学中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对立统一的理念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电能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资源。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碳中和等目标必须合理利用和发展电能资源,电能承载质量的研究对于合理配置电能资源、达到碳中和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结构”“经济效益”“能耗”“支持度”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从电能承载质量的时空分异及演化、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展开研究,从全国及3大区域电能承载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4个维度的发展差异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市本级公共机构能耗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找到公共机构在用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进而探索降低公共机构能耗,落实绿色发展,坚决制止浪费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我国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达成。与此同时,企业碳中和综合服务模式也正式在天津排交所推出。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