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金桃 《商场现代化》2009,(31):104-106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SAS软件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人数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存在着严重的失业或隐性失业.文章拟在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指出劳动力的灵活就业是未来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对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列举分析,其中包括发展中小企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最后给...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兴趣。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及梳理总结,以进一步获得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由于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加快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和步伐。对农民进城务工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探讨,特别是运用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观点,通过研究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质和量的变化,劳动力构成来挖掘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对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依然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基于此,有必要对当前劳动力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的阐述,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低弱,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其转移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概述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P.B.Doeringer和M.J.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提出并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源、运行机制与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在企业内部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首鹏  廉文慧 《商》2014,(6):163-163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我经济市发展也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欣欣向荣,第二、第三产业因为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土地规模种植经营,在机械化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农民生活也因非农转移就业获得了改善,这说明要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必然要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了另一新的阶段,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使过去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经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持续高点不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受到劳动力供应的差异而发展不均衡,相对的却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严重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我国经济呈现的新常态背景下,闲置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新疆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实现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力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在农闲季节的劳动力闲置问题的分析,结合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的相关内容,对于新疆农闲季节农村劳动力闲置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探究,并对该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玲 《商》2014,(34):97-97
民生与就业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处于过剩状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高质量就业,城镇化则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在实现城镇化过程申仍然存在着失衡等问题,这样就会阻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整体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城镇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进行了讨论,重点探究了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两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骏  刘涛雄  谢康 《财贸经济》2021,42(8):145-160
本文基于机器人替代能力的视角,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机器人能否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本文提出衡量机器人替代能力的估计方法,使用2000-2015年58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将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能力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目前一台机器人平均每年大约可以替代60000~83000个小时的劳动工作量,工具变量模型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最后,通过使用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对机器人密度进行预测,结合本文估计出的机器人替代能力,解答了未来中国的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压力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弥补的劳动力工作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对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相关政策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诗琦 《中国市场》2015,(12):191-192
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之一,如何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去向,让劳动力有事可做,是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问题。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很多劳动力进入城市,造成城市压力过重,这就需要相关政府对其进行细致的分配。如何能够让农村劳动力进行丰富多彩的经济获取,处于土地富饶的地点可以规划大家对种植业的开展,并且政府可以鼓励扶植相关农副产品的加工,生成企业链。下文就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研究抽样调查了湖南省四个县市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情况和耕地现状,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的结论。研究发现,耕地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对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也明显减少,且农村劳动力高龄化和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劳动力转移虽然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却对耕地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问题,这成为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农村劳动力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土地和户籍是制约市民化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城镇化过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今我国面临的巨大问题之一。在多数城市进行合村并城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手段着重说明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即第二、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VAR模型对各变量进行影响效果检测,在此基础上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缓解和吸纳了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对劳动力的吸引不强、人才易流失,应当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资源,扬长避短,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吸纳和缓解劳动力就业,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逐步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对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概述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P.B.Doeringer和M.J.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提出并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源、运行机制与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在企业内部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东南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回内地的现象,"技工荒"和"民工荒"相继在珠三角、长三角上演,"招工难"不再是个别企业面临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沿海地区会出现劳动力转移回内地?劳动力转移对我国东南地区的出口贸易又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就此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动现象不断涌现。劳动力迁移问题是劳动经济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通过对劳动力迁移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合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的特殊性,从宏观视角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模型、唐纳德·博格"推—拉"理论,到从微观视角的成本—收益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进行回顾,梳理相关研究进展文献。通过理论和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总结归纳出劳动力迁移理论内在发展的逻辑性、特殊性和实时的适用性,最后给出了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