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本文对吉林省农业补贴的现状及其引发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粮补贴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吉林省农业补贴出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财政补贴始终是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回顾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思考,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业补贴政策是关系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有利的政策工具,是农业领域的直接性需求,是农业健康、稳固发展的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没有能得到很多的实施,相反,部分剩余农业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农业生产步伐受阻.本文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存背景出发,分析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为积极稳妥推进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工作,近日财政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记者就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相关问题采访了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记者:为什么要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完善?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  相似文献   

5.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从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为了了解这些农业补贴政策的实  相似文献   

6.
一、WTO《农业协议》有关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和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水平 WTO《农业协议》把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贸易产生扭曲的政策,称“黄箱”政策,要求予以减让,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另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为“绿箱”政策,免予减让承诺,包括:由政府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服务补贴,以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作物保险与收入安全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结构调整补贴、地区援助与发展补贴、为保护环境所提供的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等。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统计》2009,(9):36-36
《中国经济时报》8月26日刊载程国强的文章。作者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农业实行补贴的通行做法,分析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年来的农业补贴政策实践与经验,对现阶段中国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提出以下六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绮萍 《价值工程》2010,29(23):120-122
分析2007年和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主要农业产品产量,以及农业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得出制约湖南省农业增长率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补贴政策重点不突出,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农民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于是提出了引入黄箱和绿箱多项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农业补贴措施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对美国农业补贴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目前农业补贴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青海财会》2002,(2):50-51
在WTO农业协议条款中,广义农业补贴被界定为绿箱政策。绿箱政策体现一国政府财政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由于这种补贴不会对农产品的产出结构和农产品贸易产生直接显的扭曲作用,所以,在该政策范围内的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规模,不受WTO农业协议条款限制。  相似文献   

11.
对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亟待完善近年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赢得了农民的广泛拥护,政治收益很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典型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吉林省农业生产中存在结构失衡的普遍问题,阻碍了吉林省农村经济长足健康发展。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背景下,试图分析阻碍吉林省生产结构调整的因素,并从多角度提出改变吉林省生产结构失衡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高校服务于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了高校服务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政府政策扶持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高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观念有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服务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简述 2009年7月,吉林省科技厅就吉林财经大学安明友教授完成的《吉林省以财政补贴担保建立农民基本信贷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软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征求我的意见。这个研究成果的大意是:吉林省财政每年为农民发放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合计为62亿元,  相似文献   

16.
王瑞泽 《活力》2012,(21):86-86
2004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充分表现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体现出对农民和农业的关心与支持.实行粮食直补,将流通环节补贴调为生产环节补贴,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成为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 一、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基本成效 1.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是周期较长、效益较低的大产业.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都采取支持和保护态度,有一套农业补贴办法.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由于存在压等压价等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农民实际上很难从中受益,而且国家利益损失较重.现在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支持农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数额较大的实惠,对农民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从而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推广培训与农机购置补贴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机购置补贴是中国推动农业机械化最重要的支持政策。本文通过DEA Tobit模型测算了全国30个省份2004—2012年购置补贴政策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着重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技推广培训对补贴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过低;各省份之间的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但规模效率普遍较高;实证结果显示补贴政策实施方式的优化以及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对补贴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技综合培训却并没有达到理论分析的预期效果。本文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解释,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主体之间的博弈原理,建立了“小农户-保险公司-政府”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公司-政府”两大博弈模型。博弈结果显示:在当前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下,小农户投保概率小于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概率;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概率大于保险公司对其承保概率;两大农业经营主体和保险公司的供求关系失衡;农业经营主体“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的博弈目标以及政府政策目标均未实现。由此建议:应当健全乡村振兴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小农户实行全额补贴;适度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比例,转而补贴对其承保的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9.
毕德华  毕连娣 《活力》2013,(15):51-51
一、黑龙江省粮食补贴政策现状 (一)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是我国政府“三农”政策的着力点,保护种粮农户、鼓励农户种粮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等四大类。为了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支持粮食生产,国家相继出台实施了粮食“四补贴”政策。2010年黑龙江省良种补贴资金达26.5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达69.9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直补资金达23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12.6亿元。虽然黑龙江省粮食“四补贴”政策的补贴规模逐年上升.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柴油、种子、农机)逐年上涨等因素.粮食补贴的相对规模仍然较小。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开始实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六年获得大丰收,毋庸置疑,农业直接补贴功不可没.从实际来看,各地基本上按照农户计税耕种面积补贴,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都给予赞扬和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