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曾经是与鲁迅齐名的现代作家。许峨认为“真正能懂他的作品和读懂他这个人的恐怕不多”,这是由于作家用自己复杂独特的性格曲尽其意地展现人物既孤独抑郁又热情坦率,既自卑懦弱又狂傲自负,既叛逆激进又传统保守的性格。作家的复杂性格使他的人生频添许多曲折,也使他的作品折射出多棱的光芒,光芒之后往往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窒息压抑。  相似文献   

2.
石慧 《企业家天地》2013,(10):171-172
叶蔚林是描写湘南瑶族风情的丹青高手.他在《菇母山风情》和《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两部小说中,卓越地创造了李大树和盘老五两个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魅力,不仅在于作家把人物牵引到一定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过程里,使其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呈现出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在于他在诗画人物的性格上做足了笔墨.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多面性和其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有正面的评论,也不乏对哈姆雷特性格的负面讨论。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从哈姆雷特的行为表现的合理性方面来探讨解读哈姆雷特的性格及形成原因。首先就作品的悲剧方面做详细定位,以"人性"的观点深入分析哈姆雷特的各种性格表现,表现的合理性及其成因。同时结合时代社会特征和时代文化性格以及文艺复兴时的各种社会价值观,系统的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做辩证的分析,肯定哈姆雷特的智慧,并阐明其性格的时代价值所在,展现哈姆雷特性格的矛盾而又合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哈姆雷特》中的女配角乔特鲁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善变轻浮、不忠贞甚至淫荡的人物形象,这种看法把她的性格特征简单化了。其实,她受克劳狄斯蒙蔽利用又遭哈姆雷特拒绝、排斥,是个悲剧性人物。她是自身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受害者,是被男性主宰的社会所吞噬。在她身上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现实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不停留在把男主人公安玑·克莱塑造成"伪君子"或"负心汉"的形象上,而是探入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挖掘出克莱性格中呈现的两重性,以此揭示了现代西方人面临的精神困境,赋予心理探索更深的社会批判内涵,同时也显示哈代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类精神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
《梅晴回家》是一篇以观念腐朽的田野乡下为生活背景,描写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婚姻纠缠的作品。作者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观察视角,细微而又深刻地描写了以梅晴为中心人物,以李响和梅晴的柔情蜜意,痴缠不得的恋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延宕出两辈间一系列层出不穷的复杂关系,淋漓尽致的刻画了梅晴,李响,以及次要人物梅晴妈,李响妈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在整个混乱复杂的事件中的命运变化,揭示了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不同的命运安排。在以往小说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塑造农村乡下,性格鲜明且突出的人物,如此一来,正面人物与负面人物性格区别的塑造就显得十分明显。而《梅晴回家》同样沿袭了这种描述方式,小说所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依旧十分抢眼,这种描述方式,既圆润而生动的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在深层次中揭示了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所带给个人的一种改变。下面,我们就《梅晴回家》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一下浅层分析。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运用意识流的手法,通过揭示了人物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伍尔夫所倡导的“雌雄同体”的创作思想以及地对人类的命运及生活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歌德笔下的人物浮士德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存在着“堂吉诃德气”和“哈姆雷特气”两种气质。这两种气质贯穿浮士德游历的始终,最后融会贯通,使人物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而这种新的形象正是作者心目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小说《罪恶》的主人公丘博文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揭示了他在物质方面和感情方面复杂且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城乡冲突的根源及其严重性。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世界名著,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仅是因为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因为莎士比亚在写《哈姆雷特》的时候运用了多语体类型,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韵味,同时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容易把握作品的脉络,抓住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论文主要是针对《哈姆雷特》中几种不同的语体风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莎士比亚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部分在于他在语言运用中别出心裁地采取了多种修辞格,这一点在其《哈姆雷特》中最为明显。《哈姆雷特》的三个典型中译本,有9种修辞格的翻译,因而产生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代是汪曾祺小说的探索时期。在其早期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两种人物类型:一类人物作为寄托某种情绪思想的符号和象征出现,是作者与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对话;另一类人物被置于民间生活场景中,通过营造和谐平淡、富有诗意的氛围,暗含着一种生活审美理想,是其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观照。二者共同体现了汪曾祺早期小说中对个体命运和现实人生的关注,同时也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悲剧《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是这个悲剧的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位封 建丹麦王朝的王子,其天性也不简单是沉思和软弱,恰恰相反,是一个人文主义学者和战士。  相似文献   

14.
《赫索格》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思考。索尔·贝娄在存在主义视角下,展示了犹太知识分子生活在"悲惨"的生活中,人生是一段又一段毫无疑义的重复,人们行事倾向于用内心思考来代替实际行动,带有鲜明的不同常人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认为人们所生存的这个"荒诞"世界是无法打破、不能扭转的。  相似文献   

15.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位文学巨匠为数众多的作品中,虽然有着琳琅满目各色人物形象出场,但其故事情节却始终着笔于两个名字,围绕着两个他所钟爱的形象而展开。而其他被大师所偏爱的人物身上也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这两个人物的影子,这便是维特和绿蒂。这里旨在探讨歌德对这两个人物的执着缘何于此,二者之间的辩证悖反关系以及与其背后其他人物形象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言情话语是金庸小说艺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旧武侠小说中的点缀和附庸的地位进入到作品的中心,成为话语主题。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情爱故事、情爱典型和情爱描写,并且在大部分小说中,男女情爱都和主人公命运紧密关联,言情话语已经上升为了小说的艺术本体。与此同时,也使武侠小说实现了类型超越和综合,可称之为“侠情小说”,由此也引起了读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 ,《哈姆莱特》既不是以情节的刺激性来赢得观众的“快感”,也不是以社会认知性和批判性来获得存在价值的永恒。它之所以能不朽 ,首先就在它卓越地描绘了一些真实可感、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性格并符合普遍人性原则的人 ;其次是它表现了人类始终面对而回避不了的一个永恒命题 ,即人与命运、人与自我的冲突和搏斗 ;其三是它通过剧中人一系列的思考与忏悔 ,深刻地表现了人对自我的审视、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和重新确认等理性反省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李尔王》是当今评论越来越多的一部剧作。因为莎士比亚在该剧中主要揭示的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剧中的主要人物的剖析,分析了老一辈兴衰原因,新一辈的忠贞与奸诈。该剧通过两人家庭的悲剧来反映整个社会。莎士比亚通过对其理想人物考狄利亚的刻画,谴责了人伦颠倒的社会现象,从而唤起人们共同创造一个友情和爱的世界。使人间更加美好。该剧《李尔王》对当今社会也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晚清思想史上,薛福成是一位放眼四海、寻求民族振兴之路的探索者。其对外开放思想无论是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还是在对外关系或文化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具有自主创新性、坚定灵活性、高瞻远瞩性等明显特点。其对外开放的思想火花,对于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威尔第是欧洲歌剧史上杰出的戏剧作家和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数量众多,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歌剧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创作传统,也体现了他本人独特的创作特点: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利用一切有效因素,因此他的歌剧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总是一种崭新的面貌,对后人的歌剧创作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