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浙江省为实证,研究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时滞性及其影响因素。由于科技创新作用于经济发展存在时滞性,因此有必要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创新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琳 《发展研究》2011,(2):30-33
本文在探讨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进行测评分析,提出推进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不足,从持续创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定义、内涵及基本特性,建立了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绩效评价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并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把握创新型园区创建的进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对策和建议。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依据科技部提出的《创新型园区建设指南》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效益、创新效率、园区总量指标在内的5个方面35个创新型园区的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文章最后建议,为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应该加强三方面工作即:吸引科学领军型人才加速园区创新实践有重大突破、激发园区创新活力、建立跨区域知识创新平台加速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增值。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江苏发展实际,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抉择。“十二五”时期,江苏发展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制约、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主要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江苏想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就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面对日趋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本文在借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和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江苏主要创新指标进行了对比判断,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自主创新发展的思路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对率先完成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军  任亚磊 《经济师》2011,(8):213-214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入点。文章首先对创新型城市进行概述,然后对浙江省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估,对其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改善和推进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通用的量表开发程序,应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预测试和问卷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创新型企业测量指标。分别对问卷数据进行一阶因子分析和二阶因子分析后发现,创新型企业的测度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绩效,其中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创新制度3个因素又能聚合成为一个二阶因子。由这4个要素构成的测量指标体系反映了创新型企业独特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能够体现创新型企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结合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导向这一实践和理论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理论指导思想、评价准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时其在云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的实际应用结果作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专业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遵循科学性、完整性、目的性、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经过指标初选、指标检验、指标的二次筛选等过程,提出了一套评价创新型专业镇的指标体系,综合描述、评估专业镇在创新、产业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绩效状况;选取了2010年广东省19个专业镇的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修正,构成拟设立的创新型专业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AHP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计量软件运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定义了各指标的取值规则及效用,形成了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型专业镇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投入、创新成果、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创新环境、发展潜力6个一级指标构成,各一级指标下对应5~7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创新企业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结合广东省企业创新现状,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战略、创新制度与文化、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创新绩效七个主要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并通过专家论证,构建了一套可供决策部门参考使用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新系统理论外向型范式是对20世纪学习经济时代创新现象与规律的描述,对发展中国家的追赶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政策意义。然而在互联互通的新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理论面临诸如创新经济发展导致的创新悖论、经典理论中有益的系统观、理论规范化要求等方面的挑战。为了增强理论的适应性和规范性,要通过对新经济中的微观创新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在创新现象和现实经济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联系,发展出一种内向型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学者普遍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应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支撑平台,通过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化,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促进分享经济成长,构建完整的制造业创新生态圈。围绕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转型,通过研究新常态下“双创四众”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路径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巧珍 《经济管理》2006,(14):37-42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利用信患技术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模型。最后,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系统中合作、资源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关于互动合作的研究现状,许多学者论述了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但是仅仅停留在定性研究。目前尚未发现对区域创新中资源、合作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31个省级区域创新系统3年93个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验证了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论是:主体之间合作能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但是,我国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互动并不充分,大有潜力可以挖掘。最后,从树立合作观念、构建核心技术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寻找文化相容性合作伙伴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增强中国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战略决定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目前对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选取了创新参与者和创新路径两个要素作为分析维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模仿创新、突破性模仿创新、渐进性合作创新、突破性合作创新、渐进性自主创新以及突破性自主创新6种战略类型,并分析了每种战略的适用环境,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核心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基础要素,创新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基本特征,对突破资源约束,实现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但是鲜有研究者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视角对核心资源、创新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构建了核心资源、协同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模型,以浙江3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资源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核心资源与协同创新显著正相关;协同创新对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在这个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核心资源通过技术、市场、管理协同创新这一“中央处理器”的动态作用推动企业成长。该研究实证支持与拓展了企业成长过程机理,可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效率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解剖创新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通过构建网络DEA模型,测算了创新过程整体效率、"创新资源转换"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以我国八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创新资源转换"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前者受到R&D人员区域分布结构影响,后者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区域创新过程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高度相关;区域创新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在样本期间稳步上升;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出现地区追赶的收敛现象,"创新资源转换"阶段是整体效率发散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回顾了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与其构成要素的研究。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各动力要素的协同作用,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其它构成要素有积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创新评价指数、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中R&D补贴政策、自主创新以及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之间进行经验性、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R&D补贴政策与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十分显著;战略R&D补贴及企业自主创新对市场占有率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对汽车的市场垄断集中度有分化作用,优化了汽车产业结构。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R&D补贴,进一步优化政府R&D补贴结构,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In 2010, the Indian government declared 2010–2020 to be the ‘Decade of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State Innovation Councils and Sectoral Innovation Councils to encourage and facilitate innovation by technological firm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ross‐section of Indian firms,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the innovation counci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omestic collaboration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firm innovation, as do the innovation councils, but that the impact of the councils is less for firms that collabo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