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俊  王淳 《时代经贸》2007,(3Z):55-56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出现了网上仲裁。总所周知,“仲裁地”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了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确定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的方法入手,拟从理论层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仲裁地在国际商事仲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正确理解仲裁地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区分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和地理意义上的仲裁地。其次明确选择仲裁地的常用方法,即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仲裁地;若没有选择,仲裁庭可以决定仲裁地。再者是了解仲裁地的功能,即仲裁地决定仲裁地法(lex arbitri);仲裁地法院监督仲裁的进行;仲裁地决定仲裁裁定的国籍。  相似文献   

3.
朱婧 《当代经济》2007,(13):38-39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普遍存在的临时仲裁,在我国《仲裁法》中却得不到承认.那么,一旦涉外商事领域出现了临时仲裁协议,其效力应如何认定呢?是否一概无效?这就需要结合临时仲裁协议的准据法、仲裁地法以及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具体分析.本文就商事争议中的临时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认定方法进行讨论,试图能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跨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商事争议的种类、性质、内容越趋复杂和多样化,国际商事领域的争议也牵涉到越来越多仲裁协议以外的第三人,第三人问题成为了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难题.本文分主要介绍仲裁第三人的基本问题,对目前的国际商事仲裁第三入制度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对我国仲裁第三人概念及制度的构建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相比约束性网上仲裁而言,非约束性网上仲裁不具司法强制执行力,也不阻断当事人采取诉讼或其他纠纷 解决方式的权利,其倚赖非终局性、灵活便捷、执行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在解决跨境电商消费纠纷中优势凸显。目前 我国尚无非约束性网上仲裁的实践,为完善跨境电商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未来可以考虑引入非约束性网上仲裁机制。 在构建该新型仲裁机制时,应限定其适用范围,设置仲裁机构为其运作平台,并放松网上仲裁协议的效力要求,规定 灵活、便捷的“切换”程序,在仲裁规则上适当“偏倚”消费者,且认可依靠跨境电商平台、行业协会、商家自身及 其商业伙伴等的仲裁裁决自律执行和其他社会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经互会各成员国均设有仲裁机构。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苏联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该机构成立于1932年,附属于“金苏工商会”。1949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也建立了仲裁法庭和仲裁委员会。6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蒙古、越南、古巴也相继建立。各成员国中。  相似文献   

7.
王勇  高晴  沈世品 《经济论坛》2004,(12):100-101
自从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仲裁法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也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趋同,特别是联合国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的实践,使仲裁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仲裁裁决在140多个国家之间得到相互承认和执行,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  相似文献   

8.
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作出决定”。仲裁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国之间即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争议。我国的仲裁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和建立起来的,继恢复对外贸易仲裁、海事仲裁之后,又先后开展了诸如经济合同、技术合同、房地产争议、消费纠纷、版权纠纷仲裁等等。虽然这些仲裁机构的设立,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仲裁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其不足之处。笔者以下…  相似文献   

9.
国际工程仲裁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并合理运用恰当的争端解决方式是影响国际工程争端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介绍仲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对仲裁协议准据法、仲裁程序法、仲裁实体法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国际工程仲裁的法律适用操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同争议在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诉讼与仲裁是目前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有效手段,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仲裁的规定,与原来的三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相比,规定得更为全面、具体,合同的变更、撤消、解除、履行等所发生的争议,以及对约定违约金的增减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成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仲裁解决合同…  相似文献   

11.
白彦民  周文芳  单翀飞 《经济论坛》2006,(3):132-132,140
一、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渐露弊端 1.劳动争议仲裁的涵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委员会依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分就争议事实与责任居中进行调解或做出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作为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金兰 《经济论坛》2004,(10):111-113
仲裁作为解决商事纠纷的方法之一。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商事仲裁要解决的问题是私人间的纠纷,争议双方将其商事纷争协议交第三人来裁决是司法自治的精神体现。该第三人——仲裁机构因为当事人的仲裁协议的授权而获取了裁决的权力,这种协议可以表现为独立成文的仲裁协议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一项合同中的条款的形式。所谓的仲裁协议  相似文献   

13.
赵玉 《经济论坛》2004,(22):109-111,115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一方当事人通常会要求另一方当事人为其仲裁请求提供费用担保,以保证自己将来在胜诉的时候能顺利地获得费用补偿。因为根据许多国家仲裁法以及一些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规定,胜诉方当事人的费用(包括律师费)一般都会由对方承担,并且这种费用转付制度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仲裁中的一项通行规则。但在现实中,仲裁庭做出的费用裁决不一定能够得到国外法院的承认与执行,此时胜诉方就会面临着不能追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之一。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总体上是比较盲目的,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的缜密安排。现行的处理机制仅能处理现实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一小部分,劳动仲裁制度存在不足。应通过实现劳动仲裁社会化,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完善劳动争议的时效制度,建立集体法判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由于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性而在传统上一直被排除在可仲裁范围之外,因为一旦涉及公共政策,争议便不可仲裁.但事实上,此类争议中含有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可仲裁的争议.从实然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法律及国内外实践中对这类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和态度,可知这类争议的可仲裁性依然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任桂芬 《经济论坛》2003,(21):49-49
一、国际商事仲裁与诉讼的区别1.审理机构的性质不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无论是常设仲裁机构还是临时仲裁机构都是民间组织。而法院则是由官方设立的,法院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2.管辖权的来源不同。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于双方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和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仲裁庭不得对当事人约定范围以外的事项进行仲裁。而法院对案件的管辖主要分为法定管辖和协议管辖。在法定管辖范围内,法院可以审判法定范围内的任何事项,无需当事人的协议。在协议管辖范围内,各国法律允许当事人以协议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社会的各种矛盾交织,特别是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改变现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机制,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和制度保障,还原仲裁的本质,全部实行"一裁终局",加强人民法院的执行环节监督功能;弱化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性,强化其民间性调解功能,推动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了仲裁依法独立进行的原则,同时也规定了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就成为关键性问题一如果从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司法监督的合理性范围以防其对仲裁独立性的侵害,可以通过展望国际仲裁司法监督的趋势,合理构建我国仲裁的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9.
仲裁作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端的有效方式,而广为运用已是不争之实.伴随着各国的仲裁实践,非内国仲裁理论逐渐发展并为一些国际仲裁实践所采用.本文拟在考察非内国仲裁的理论基础及国际实际运用基础上,对该理论的优缺点及实质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仲裁起源的社会基础和经济环境,说明了仲裁的私人性,这要求当事人对它监督。基于商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动力、能力和优势对商事仲裁进行监督,因此,当事人对商事仲裁的监督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国家应加强立法,在法律层面上赋予当事人更多的权力监督商事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