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2010年5月号“封面专题”中的《淘宝:不止是下沉的渠道》,对比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这两个不同梯度的市场中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需求差异,提出网上购物正在三四线城市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中大规模普及,它们将是中国真正崛起的消费主力的观点,对已经或正在进入中国广大腹地市场“淘宝”的网络零售商们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追踪&回访     
“未奇创研”:依然为了梦想《未奇创研:我们动脑,他们流汗》——见2006年第9期“中国体验”栏目;“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进军传统行业《国金:“外行”主导成功》——见2006年第7期封面报道;“中国妈妈网”:在整合中前行《中国妈妈网:借200个域名圈地母婴市场》——见2006年第7期封面文章报道;“左手国际商城”:实体店风险犹存《左手商城:看上去很美》——见2006年7期封面文章报道;“五谷药香饰”:走向海外市场《刘怡:发掘“天然”价值》——见2006年9期封面文章报道。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1,(10):14-14
最近和一些浙商朋友聊天,很多人对本刊3月上的封面故事《苏商凶猛》印象深刻,他们认为在“标兵渐远、追兵浙近”的区域竞争新格局下,这组文章对苏商、浙商的比较非常中旨,但如果就此简单得出苏商迅速崛起、浙商逐渐没落的结论,显然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4.
花絮     
白友文 《浙商》2009,(17):106-106
封面人物与封面合影 上《浙商》杂志封面的浙商,大多是各行业内的佼佼者。从杂志封面上看,他们大多比较严肃,不苟言笑。而晚宴上,这些“大佬”们谈笑风生,不仅站在自己的大幅封面图像前狂摆pose拍照片,还纷纷跟其他封面浙商合影。  相似文献   

5.
《成功营销》2008,(5):110-110
随着分众传媒.航美传媒,世通华纳等“途中新媒体”的上市,营销业界、广告主和公众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类快速崛起的媒体和营销载体之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营销》凭借敏锐的媒体嗅觉和专业性.在2008年4月号上推出了《碎片化时代途中媒体出位》的封面报道.这个报道可谓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6.
China     
撤离中国 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刊封面上大大地印着:“COMEBACK”。封面文章描绘了一幅美国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正在复苏的图景。苹果此前的决定可作为此判断的一个新佐证:库克披露,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拿孙宏斌说事的时候了! 当初,他在中国IT界被视为叛逆者;后来,他在中国房地产圈可是“黑马”级的人物;可如今“黑马”成“贱马”——在中国房地产的多事之秋,孙氏“神话”泡沫也不可避免地破灭了。(见《商界名家》本期封面焦点文章。)  相似文献   

8.
读者反馈     
《新财富》2014,(6):11-11
《新财富》杂志2014年5月号封面文章《新财富500富人榜绿色崛起新经济改变财富版图》 楞娃马马也:好事!房地产长期占领榜单该下台,房地产终于要告别暴利经济时代!“绿色富人”所代表的一群人正改变着财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只蚂蚁闯入瓷器店。必然是无声无息。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是眼下中国面对国际社会的情形。对世界而言。中国的迅速崛起犹如一头日益不能忽视的公牛,对中国而言。也许和平崛起曲折地表达了中国不希望对瓷器店原有格局产生巨大的不可容忍的冲击的谨慎。2003年11月3日。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说法。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从官方角度采用了“和平崛起”的提法。在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和平崛起”的含义。“和平崛起”开始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05,(10):33-34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在中国各级人大在党和政府的各个机构,都闪现着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身影。法学家从政现象越来越受到瞩目。不久前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笔墨浓重地以“中国的新革命”为封面章.在叙述新一代中国官员的章里,《时代》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以前曾经是法学教授的官员们。《瞭望东方周刊》的报道说,法律人从政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顾列铭 《经贸世界》2002,(90):46-48
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引起世界的瞩目,但在世界经济论坛第32届年会上,中国企业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华尔街日报》章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大“缺席”。  相似文献   

12.
本期《封面文章》刊载“关注中国产业安全,共促经济和谐发展”一组文章,请领导、政府官员、学者共同探讨产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商界名家》2006,(12):6-6
今冬北京车展成为全球A级车展的年度压轴大戏,已将有关汽车的话题“煮沸”,也让《商界名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汽车(见本期“封面聚焦”《汽车人的“中国梦”》)。有乐观者断言,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依据是中国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三、市场规模排到了世界第二位,而《商界名家》则注意到,在本次车展唱主角的依然是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虽然闪亮登场但仍不视为主流——总之,由中国汽车人自主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小天鹅”调整战略的做法与我们本期的封面专题《中国民企战略批判》主题相符,它属于一个正面的例子。前两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多元化陷阱问题”结论不稳定也很模糊,但最后似乎是“陷阱派”多少占了些上风。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2):57-57
由香港商报主办的“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论坛暨《中国力量》首发式,2004年12月16日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来自浙江、香港及海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这一主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竞争力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场》2007,(9):12-12
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通过《时代》驻北京、曼谷、巴黎甚至包括非洲多个国家共12名记者的联合采访报道.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世纪来临”的画面: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部均以中文书法标以“中国世纪”.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中国想要什么怕什么”、“与中国合作”和“谁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05,(7):189-190
5月21—22日.2005年“稻花香”中国营销高峰论坛在武汉白玫瑰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新锐营销杂志《新营销》与多米国际营销传播机构和《南风窗》、《湖北日报》、《经济观察报》等多家强势媒体共同策划承办,主要围绕着寻找“中部崛起的营销支点”而展开.结合中部的整体发展背景.从营销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中部的企业来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话题.对中部营销的崛起以及中部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商界名家》2007,(3):6-6
在言及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人群让人憋屈的事时,国人口中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便是“窝里斗”。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窝里斗”如今也在批量“走出去”——不信,看看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脸谱,就保证让你英雄气短!(见《商界名家》本期“封面聚焦”专题报道《车企海外并购“窝里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宁南 《商务周刊》2009,(20):22-22
在中国,离婚不能称之为简单的“手续”,而要被看作一场“大战”。这,场战争从头打到尾,在耗时耗力中相互撕破脸皮、恶毒诅咒……只有最终打到双方精疲力竭的境地,才会黯然分手。过去三年来的“达娃之争”,完美上演了一场企业版的“中国式离婚”(见《商务周刊》2008年第22期封面故事《迭能:胜负师的‘中国死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