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吴垠 《商界名家》2004,(8):93-94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一批管理学家受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成功的激励下所创建的,其中大量吸收集体主义的内容。而近些年来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吸收美国企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无论是美国吸收日本企业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好,还是日本吸取美国个人主义的企业文化实践也好.他们主流母体文化始终相对平稳。应该讲,对于“度”的把握来说,  相似文献   

2.
<正>一、企业文化管理的起源与含义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Terrence Deal)和管理顾问艾伦·肯尼迪(Allen Kennedy)合著《企业文化》,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文化管理理论的正式诞生。1982年,美国管理学者彼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1980年、1981年、1982年这三年企业文化理论出现在美国并流行于世界。其中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的理论著作《Z理论》、《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都是这三年出现的,从而掀起了以文化管理企业的高潮。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是以日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为模型研究而来。在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的企业管理当中,形成了一种叫文化管理的管理方式,日本虽然没有形成理论,可是其管理效果却是有目共睹。其与美国争锋的经济效益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并经过研究提炼出了企业文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商》2015,(14)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管理的新的管理理念由美国的管理学家们提出了,也就是因为这个新理念的提出,管理新革命就随即在企业界爆发了,当下的企业管理收到了该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成就了优秀企业的经久不衰。本文从"冰山理论"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结合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建设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动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和“资源”。但是,综观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几点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等因素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加上平衡记分卡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所以要想使这一由美国管理学家卡普兰教授创立的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成功实施,就应当对其实施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国内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过程中主要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不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再加工,能够在思想方面使企业员工形成凝聚力,以达到为企业更好的服务的目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国外管理学家提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并注重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曾说:"对于21世纪的企业来说,流程将非常关键。优秀的流程将使成功的企业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  相似文献   

9.
樊燕  宋纪伟 《商场现代化》2008,(10):209-210
<正>孔孟之道与现代企业文化何以联系起来?靠的是文化,文化指的是有关一批具有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人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社会指导行为的整体标准,人类优于动物是他具有创造代代相传的文化的能力,文化体现着历史的成就,并且使人类有更大的能力对付环境,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A·雷思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写道:"今天不同于昨天,而明天又将不同于今天,但今天是我们全部过去的一种协力结果,文化,不管  相似文献   

10.
张曦 《消费导刊》2009,(12):136-13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逐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建设工程,受到国内外各大企业及现代管理学家的重视。如何使两者协同共建,本文从稳固奠定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共建工程的基础;找准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共建的最佳焊接点;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经营体制,规范运行机制,健全企业制度等方面加以阐述,为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协同共建提供理论支持,将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给企业经营带来持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梁长龙 《商》2014,(45):29-29
据统计,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这其中就包括企业面临的各种竞争,有些企业在竞争面前没能坚持住,而有些企业正是借助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实现了不断的发展。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的“竞争三部曲”(《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国家竞争优势》)之一的《竞争优势》一书中,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即五种竞争力分析,该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被简称为“五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提出.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和特点,其人力资源战略的重心有所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对于销售型的企业,根据不同阶段建立销售人员的薪酬水平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常飞 《江苏商论》2002,(10):52-53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资产超过1000万元,如果它没有智囊团的话,其生命周期不会超过5年,只要有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就会葬送这个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风雨飘摇之路,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构筑绿色饭店文化的铜墙铁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说道: “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的公司。”饭店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的企业,客人到饭店来,有个很重要的心理预期,就是要享受文化和消费文化,获得最高的文化附加值。因此,饭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无为而治的实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有趣的是,一些管理人员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 ——美国管理学家米勒,《美国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能给企业带来无形资产效益,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美国人泰伦司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追求卓越》中,研究了美国80家成功企业后得出结论,特有的企业文化是通用、IBM、3M等著名企业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进而把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的精神和灵魂。管理深处是哲学,执行背后是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孙瑜 《商业时代》2008,(15):49-50
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当持久,而另一些企业只能得到短期的优势?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提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理论在理论界和工商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中伦理的经济价值与道德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企业伦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同事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在他们合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公布了他们从1987年~1991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调查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预言在近10年  相似文献   

19.
实战应用     
“一个未经历市场风雨考验的企业,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企业,只有经历风雨之后依旧保持不败的企业,才算得上真正成功的企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基业长青》作者吉姆&#183;柯林斯曾如是判断。  相似文献   

20.
以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限度)为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划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大多数经济学家主张企业负有"有限"社会责任,而大多数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推崇企业负有"无限"社会责任,但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地相互排斥。实际上经济学家主张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管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推崇之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