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在近代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都阻碍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但是两国后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中的表现却截然不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使自己成为了新的列强,而中国却始终无法通过模仿日本的成功经验使自身同样富强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在闭关锁国时期就已经有所显现。这就是因为中日两国在文化心理上不仅有共同点.而且还存在着差异。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能够对近代中国所走的曲折道路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郭泽晋 《魅力中国》2010,(26):78-78
作为近代来快速崛起的两个唯一的非西欧国家,美日的崛起对其自身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力图探索两国崛起对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的观点:美日两国的崛起对其周围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资本主义体系真正的跨出了欧洲范围并具有了全球意义,使得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越出欧洲列强的狭小范围并具有了全球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本积累的先天不足是近代中日两国工业化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能否成功地引进和普及西方股份公司企业制度可以说是决定两国工业化进程和最终结局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中日两国政府在引进和普及股份公司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所采取的方针、步骤、措施显现出差异。因此,可以说明近代中日两国工业化不同历史结局的主观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日修好条规>及<中日通商章程>是近代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标志.对于近代的中国和日本而言这是两国首次自主缔结的平等条约.虽然立约双方因为不尽相同的目的坐在了谈判桌前,但最终仍促成了条约的最终议定.尽管条约之中仍旧包含着不平等条约的因素,但在两国外交史上却是各自实实在在地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在中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远比欧洲先进,而近代以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这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和商业发展的环境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发生了三次大的战争,两国之间可谓是世仇。然而,二战结束后的短短十几年,法德两国由宿敌变成朋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中日两国关系与法德关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中日之间至今仍未达成真正的谅解。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实现双赢是中日两国的最佳之举。法德的和解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和日本总需求变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开始经济近代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日两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对近代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就近代中日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探究其形成原因,比较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异同,辨析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贺旭 《魅力中国》2014,(6):211-2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日本文化独特神秘,长于摄取。中日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汇集各种文化因子形成的,由此打造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生活和社会交际中的差异、民俗情趣的差异及交往方式的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让人们从中透视出中日文化的差异,以便取长补短,完善和发展良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剖析还礼行为上的差异表现,从而试图揭示中日两国支配其各自还礼行为的义理和人情.中国和日本虽然同属东亚国家,两国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国在赠答文化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别,日本人还礼受义理支配,中国人还礼受人情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几乎同时进行的引进西方技术的前提与背景的对比,说明了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日本成功的走向现代化,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更证明了改革开放才有出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杨阳 《新西部(上)》2013,(20):168-169
日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然而日本与中国近代、现代化发展速度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对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从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日两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意义的启示: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绍莺 《魅力中国》2013,(28):190-190
中日两国由于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日两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两国高校德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高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两国数学文化的交流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近代以来,中日共同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与侵略,日本经历明治维新迅速富国强兵,而中国也进行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两国的数学文化交流也与以往不同,极具时代特点,其历程与影响值得进一步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某知名的日资电子企业由于不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中日双方员工在背景和工作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以及语言不通等原因造成了沟通中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层领导要意识到内部沟通的重要性;重视对本土人才的培养;认清中日两国员工在文化和工作理念上的差异;加强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美两国贸易飞速发展,文化也在这种交往中实现了碰撞.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管理的知识与技巧,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磨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比较中关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两国国际商务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背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进行了艰难而卓越的文化选择.魏源在文化选择上表现出自省式的文化反思、改良化的文化策略以及功利性的文化求索理念.魏源的文化选择体现了中国近代人文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国责任感和文化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具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中日文化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日本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及管理问题时,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中所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努力创造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条件,贯穿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美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两大政治经济大国,双方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密切的合作伙伴。然而,在中美两国贸易合作日趋紧密的进程中,彼此的文化也碰撞出一定的火花。因此,了解和掌握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对双方未来的发展势在必行,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双方的摩擦,对中美贸易活动的实现具有更远大的意义。本文以两国文化为切入点,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叶美国与日本经济发展态势的逆转是世界经济中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两国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国际生产网络的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在东亚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东亚地区美国式与日本式生产网络在驱动力、组织形式及投资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究其原因,有距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模式因素等多方面。对东亚地区美日两国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站在新的视角为美日比较这个世界经济中的经典命题提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社会相比比较,控中日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费者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以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参照系,结合中日近代的实际情况,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中日两国近代消费者行为的整体特征及其经济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