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已初步树立。要突破制约中国法治深入发展的瓶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中国的法治建设"形神兼备"。源自中国传统的和谐价值是当代中国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结合现代法治理念,明确法治精神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各个环节的作用,并探索其生成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邹震 《大陆桥视野》2014,(10):117-1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应运而生”。面对日益严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作为一位新闻从业者,我们应该随波逐流,还是要极力抵制这种不良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引发了新闻媒介及社会的普遍关注。面对日益严重的娱乐化现象,维持媒介正常秩序,积极主张新闻改革,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是目前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适合一个国家的法治模式,并不是在某一主体主导下建立的一套抽象的无背景的原则和规则,而是根植于能够提供大规模背景共识支持的生活世界和法治理念体系。这种背景共识不仅是世界性的,更不可避免地带有本土性。这决定了中国的法治模式在普适性法治价值序列组合上的特殊性,法治建设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审时度势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赵媛 《大陆桥视野》2014,(20):36-3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许多关于法治的新论断,还对法治愿景作了勾勒,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新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闪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的新理念,本文由此论述了法治精神的弘扬,法律至上,法治权威的宣传,法律文化的建设以及法治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刘健 《时代经贸》2013,(12):184-185
中国的法治发展是与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大国崛起等进程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法治的实现既需要国家权力施行善法,也需要法律约束国家权力。本文着眼于当今社会法治发展存在的内在悖论与难题,界定了法治的边界,重申了法治的价值,分析了法治失范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提出可以通过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善治思想、明确宪法地位以加强权力控制、发展市场经济来达到市场整合的方法促进法治的进一步转型,以期对法治社会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科学内涵入手,分析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路径,即克服轻法思想,信仰法治精神;坚持普法教育,培养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贯彻法治精神;坚持自觉守法,滋养法治精神;强化监督机制,彰显法治精神;依法严惩腐败,提振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媒介产品大众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但媒介产品大众化并不是“庸俗化”和“雷同化” ,而应当满足受众的多元需要 ,在追求可续性和独创性方面下功夫 ,塑造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一、新经济的涵义和特征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少年来各国奋斗的目标。  以知识经济、信息价值、网络经济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必须依附于以机械生产、工业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旧经济的土壤才能成长,没有旧经济,新经济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新经济之所以新,主要在于它有以下不同于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媒介也得到了相对迅速的发展,这对新闻采编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闻采编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闻采编工作也在新时期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在简要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特点的基础上,对优化新闻采编工作的措施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立法作为法活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的价值取向是否与法治的内在精神和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效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本文从1978年至2005年的立法实践出发,通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计分析,客观地考察了立法背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6)
媒介融合是近几十年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业界讨论的焦点话题,而农村的新闻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步。以现阶段的媒介融合理论为载体,分析媒介融合时代下农村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法治发展是与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大国崛起等进程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法治的实现既需要国家权力施行善法,也需要法律约束国家权力。本文着眼于当今社会法治发展存在的内在悖论与难题,界定了法治的边界,重申了法治的价值,分析了法治失范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提出可以通过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善治思想、明确宪法地位以加强权力控制、发展市场经济来达到市场整合的方法促进法治的进一步转型,以期对法治社会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治现代化应走政府为主导,人民广泛参与为基础的推进型法治现代化建设道路。改革立法程序,扩大公民参与立法范围,国家应积极推进完全独立化方向的司法体制改革,在法治社会中,真正社会权威不应是“纸上的法律”,而是效忠正义的司法。权力腐败已成为我国政权建设的一个毒瘤,运用权力制约着一个有效防止办法。重新构建我国的权力制约机制,是我国法治现代化的最关键问题,也是国家不断向民主化方向迈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法治”是中国法理学回应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推动法治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生长的最新努力,也是中国法学参与或引领世界法律对话的一种理论范式。和谐法治范畴的提出和展开,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7.
就人类社会法治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看,每个国家和民族步入法治化的道路,都是基于本国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路径选择。例如,在人类法治上曾经被奉为标本的古罗马的法治模式,它既不是源于某个皇帝的"良心发现",也不是源于少数法学家的理想构思,而是源于古罗马社会内部贵族和平民的斗争。其法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不是以贵族权利的式微和平民权利的声张告终。可以说,一部罗马法就是对平民权利的记录和宣示。  相似文献   

18.
“美丽中国”的法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中国”的法治建设,落脚点是公民权利,要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更要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公民,就很难构建高素质的法治国家,促进公民法治意识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法治意识不只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所期望的规则,更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所形成的需求,同时,也需要维护个人的权利。目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现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必须从我国长远的利益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的高度去认识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可以有效规范和保证把发展始终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行动指南。法治建设必须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