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与新西兰建交45周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正式启动,分别于4月和7月举行了两轮谈判,两国正携手打造自贸协定"升级版"。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国家,其示范效应不言而喻。升级版的自贸协定将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并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农业、乳制品加工、林业、旅游、金融、新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及辐射区与能源合作线路对比分析,概述了能源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四个方面的关联。并从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强化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维度,归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智利总统拉戈斯共同宣布启动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经过整一年的谈判,2005年11月18日,中国和智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它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2013年,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而且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降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中的风险.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可参考和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达成政府间的合作框架协议,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等.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哄而上、面临各种风险、成效有待提高等,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落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相关协定,加快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改革步伐,统筹规划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
《经济》2014,(6)
正5月12日,中国国际商会与国际商会世界商业联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吕建中与国际商会秘书长让·盖·凯瑞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合作协议。让·盖·凯瑞指出,丝绸之路是人类商贸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丝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28日,中国·新疆乌鲁木齐2013“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伊朗7个国家,国内外24个城市的300多位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7.
万里丝路行     
7月19日,“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在西安沪灞生态区启动,50人团队、16辆车从世博园长安塔出发,开始了“丝绸之路万里行”。我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全程参加了这次为期将近两个月的活动。 由陕西卫视策划发起的“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沿着习近平主席关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走向,从西安出发,经我国西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等到意大利罗马。既行走古丝绸之路,又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报道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又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方面的进展:既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又促进亚欧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8.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26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春贤在致辞中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际研讨会,必将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安排与中国竞争地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强  武亮 《现代财经》2006,26(1):55-59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调整导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起步较晚,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已经使中国在东亚取得先机。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在东盟、中东及中亚国家的渗透合作,与中国形成竞争局面。中国应加快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以加强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实施完善对外经济体制、促进金融合作多边化、发展新型产能合作模式的对外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任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53-154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罡 《经济月刊》2014,(9):76-77
2011年1月,中国和瑞士正式启动自贸区谈判,双方历经两年多时间,经过9轮谈判,最终于2013年7月正式签署自贸协定。2014年7月1日,中瑞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生效实施。中瑞自贸区是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中瑞自贸协定具有零关税比例高、覆盖面广、涉及新规则多的特点,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达成的最高水平、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随着自贸协定的生效实施,不仅使中瑞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还将加速中瑞两国的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30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商会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经贸投资(连云港)洽谈会活动方案》获得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正式启动在连云港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商会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经贸投资洽谈会”各项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4,(19):73-75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两个抓手,一是常设的亚欧首脑机构,二是沿桥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陆港。在西安或者乌鲁木齐设立“亚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该组织是丝路经济带的首脑机构、是龙头,为丝路经济带做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协调共建;在沿桥各个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国际陆港”,是大陆桥国际物流节点,国际陆港是沿桥各个经济中心城市直接通向国际市场的门户。  相似文献   

17.
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密切,但因多种原因,三国间尚未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打开了新局面。本文以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数据为基础,具体论述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韩之间的关税承诺,分析了关税减让对三国经贸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使关税减让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加强中日韩的经贸合作,对中日韩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的契机,改善贸易结构,扩大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加强与日本和韩国在高端产业链的合作,为下一步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做好充分准备及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张琦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开放合作向两端延伸,向西连接经济发达、正在逐步走出危机困境的欧洲,向东连接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东亚和南亚。 我们知道,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沿线各国加强区域合作的共同强烈意愿,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必须通过在发展目标、合作方式和重点领域的充分探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才能达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自贸协定。中新自贸区建成九年多来,双边贸易、投资、劳务合作、旅游等增长迅猛,并且两国于2017年启动了中新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以中新自贸区为例,可以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