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英焕  高琳琳 《经济师》2014,(1):251-25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标是面向未来和世界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文章针对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各高校都处在改革摸索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恰好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需要。文章通过阐述这种模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作用,说明这种制度的实行能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7)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通过该计划可以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对搞好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文章应用美国CDIO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摸索出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地处偏远的综合性大学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胡青  罗琼 《经贸实践》2023,(2):53-55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背景下,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随着全球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把工程师培养纳入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浙江省委党校课题组通过对国外“卓越工程师”培养动向进行专题研究,并在杭州、金华、衢州等地制造企业实地调研,与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工科负责人进行访谈,就当前浙江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伟  代少军  陈刚 《经济师》2014,(7):240-241
基于采矿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针对《采矿CAD》的课程性质,从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CAD与采矿专业密切结合、加强实践应用环节、优化教学方法和构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教学体系等改革措施,在实践中提高采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坤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18-119
为了提高中国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全国各地高校努力争创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石油安全方向)争创卓越工程师培养,主要从人才培养标准,加强实践教育,提出我校石油安全方向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本文基于这一计划,提出了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CDIO教育方法源自于美国,完全可以引入到我国的卓越培养计划当中,通过这个教育理念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应用型人才,这个理念的引入对于我国工程师的培养方面带来新的启迪,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结合佳木斯大学这类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CDIO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为目前卓越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一份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9)
工程训练教学作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载体,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现阶段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了以基础制造训练为基础、工程综合训练为主体、创新设计为目标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宗旨,研究和探索了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关键。中国矿业大学从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特点出发,制定了适合电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一方面加强理论基础培养,增强电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强化工程实践训练。理论教学方案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创新教育和训练贯串所有教学模块中;工程实践教学方案采用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充分训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8)
文章是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以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为依托,以"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特点,发现不足,发挥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实行校企结合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弱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通过合理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不断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国家提出“卓越计划”的目的即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金融人才也在我国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金融理财师(AFP)作为国内新兴的热门金融职业,各高校开展卓越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却甚少。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涵以及AFP项目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9)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对我国高校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及制度保障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薛淑娟 《大陆桥视野》2011,(24):116-116,120
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路方法,面向社会需求,针对成本会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将授课内容分层组织、加强实践环节和建立校企结合等措施,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海燕 《大陆桥视野》2011,(22):239-239,242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3+1”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课程构建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校外实习(自管站)的多层次、逐步递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工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建筑、机械、电气等一系列的工程、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以及从事这些行业的工程师们。很少有人提及金融工程和金融行业中的金融工程师。一、何谓“金融工程”“金融工程”,这个名词,在50年代出现,但鲜为人知,在几十年的变迁中,...  相似文献   

18.
姜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123-127
工程的价值属性要求工程师具有较高的伦理道德素质。时逢我国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开设“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工程伦理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从环境保障和资源保障的视角构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保障体系。环境保障包括工程伦理教育的外部环境建设、组织环境建设与学习环境建设。资源保障包括师资保障与资金保障。环境保障与资源保障是工程伦理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资源保障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前提、基础,而环境保障则对工程伦理教育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影响着资源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改革井巷工程课程。开展丰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8,(1)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围绕这一目标,高等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在改善人才智能结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学规律,解决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