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永 《金卡工程》2010,14(9):139-139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本文详细分析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再审程序的弊端,以期改进。  相似文献   

2.
蔡芳 《金卡工程》2010,14(11):139-139
我国的再审制度则是人民法院对已生效裁判再次进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检察机关抗诉是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行政纠纷化解过程中,通过民行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是整合有限司法资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达致案结事了的必然选择,也是司法机关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刑事再审是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的再次审理的救济措施。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我刑事再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事再审程序对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建国后承袭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把民事法律也归入公法的范畴。①我国超职权的审判监督程序使我国再审突出划分为三种途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启动主体的规定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核心问题并未解决,笔者现简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对我国刑事再审的价值理念进行反思,指出"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应重塑再审的价值理念,以期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再审制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堃 《金卡工程》2008,12(9):46-46
本文通过对沈阳刘涌案再审程序启动的评析,引出对我国由法院主动启动在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黄攀峰 《金卡工程》2010,14(4):58-59
自《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关于民事再审程序再度成为学术界讨论热点,《民事诉讼法》中通过对当事人再审程序的具体化以及再审事由的细化,使得程序更具操作性,反映了程序保障的思想提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理念。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试图评价再审程序进步之处的同时,探讨其中的几点不足,对不足予以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硬盘可以分区,并可在每个分区内容纳不同的操作系统,因此在同一个硬盘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操作系统。一旦选定启动系统后,就只能以该操作系统启动,如果要更改就必须对分区表的内容作改动。这对一般用户来说实在不太方便,因此,在这里介绍一个程序来解决这个繁琐的操作。  相似文献   

9.
程雪瑶 《金卡工程》2010,14(10):109-109
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沿袭了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制度。但是,在强化了当事人再审之诉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制度的情形下,法院依职权来启动再审程序显得不必要,既不符合当事人处分原则,也与审判独立原则不相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利,对此,笔者意对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浅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为解决”申诉难”问题而做的修订引人注目,修改之本意在于解决”申诉难”问题,即为了保障当事人中请再审的权利,同时规范中请再审的行为,避免当事人无理缠诉。对再审制度所体现的制度价值结合司法实践的现状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其立法变迁反映出的基础性的法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颁布实施,偷税罪被逃税罪取而代之。本文分析了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的关系,并对逃税罪进行了法律解释,提出了行政处罚前置是符合逃税罪立法与司法实践应有的程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卢睿 《金卡工程》2009,13(5):108-108
我国的再审程序是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设置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对生效裁判的纠错,即无论是认定事实错误,还是适用法律错误,不论对案件当事人何方有利,都应依法纠正。审判监督程序仅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自身内在的价值。这种理念无疑有其合理性。但它在夸大纠错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法的安定性的价值。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再审的救济功能无从体现。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有关国家刑事再审制度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子龙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8(1):155-167
当事人申诉为启动再审审判的一种方式,再审请求审的审查是开启再审审判的关键。再审请求审与再审审判是再审程序两个不同的阶段。再审请求审的核心内容为司法机关通过审查案件中的证据发现是否存在再审理由。再审请求审在本质上不属于一种正式的审判程序,审查的内容不涉及案件的实体问题,故在证据审查模式上有其独特性。再审请求审阶段的证据审查,一方面要明确新证据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对新证据和旧证据予以合理评价。除此之外,再审请求审的证据审查模式不仅要符合再审的基本理念,还要权衡法的安定性与实体公正性之间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4.
多数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的第一、二审审判程序比较熟悉,即如果一审法院判决、裁定不公或发生错误,可以通过二审程序得到纠正。然而,如果第二审程序仍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上诉致使判决、裁定已经生效,这时,面对生效的裁判或调解书,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其实,除了人民检察院发现裁判错误提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外,法律还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法律对当事人最后的司法救济程序。什么是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又叫审判监督程序,是由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审理…  相似文献   

15.
常洁琨 《金卡工程》2009,13(11):120-120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不仅可以提高诉讼效率,还能在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达到和解息诉的目的。为了使刑事和解制度能在我国有效运作,作者提出了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李兵 《金卡工程》2010,14(4):53-54
刑事辩护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内在要求。理性是法的思想基础,作为刑事程序法的一项制度,刑事辩护既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同时也是一种人类理性的社会活动。对刑事辩护理性涵义审视和梳理,对树立刑事辩护正当性观念,促进辩护制度立法和司法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司非破产清算的法律规定简单,因而公司非破产清算在启动环节便遭遇公司解散后不启动清算程序、公司解散后难以启动清算程序的法律风险,极大影响了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为预防此法律风险,立法上必须明确组织清算组的义务主体、明确清算组成员的构成、赋予股东申请法院组织清算的权利、完善强制清算制度、建立公司解散登记公示制度、完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李春雨 《金卡工程》2010,14(5):22-23
再审制度本身固有的诸多缺陷与民事诉讼的既判力理论存在着冲突,对司法的裁判力和权威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新民事诉讼法的出台使我国的再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但笔者并不看好如此做法,怀着对司法权威性的合理期待,笔者对三审制度和再审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比较,期待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导入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度,从而以更好的维护我国司法裁判的终局性,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崔燕 《金卡工程》2009,13(10):70-70
证明标准是指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应该达到的程度.对于这一证明标准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的分歧.本文对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认为法律真实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金赛波 《中国外汇》2010,(20):26-28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证司法解释设定的所谓对中国法院针对信用证中止付款裁定的复议申请程序,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诉讼保全的复议申请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向做出保全裁定的同一法院申请复议,而对中止信用证付款裁定的复议却要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