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内容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理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制造、运输使用以及废物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大致上可分为五个阶段:(1)设计阶段,由市场需求调查或技术性的研究产生一个新产品的概念。(2)生产阶段,企业向上游厂商购买物料、组  相似文献   

2.
厂内物流运输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运输,是企业产品质量形成之前的运输。因此是直接关系到产品制造质量的重要因素,保证厂内物流运输质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原材料、零部件运输不及时,作业粗放,货损货差,服务态度恶劣等都将影响产品质量。厂内生产过程运输质量与产品质量关系上有三个特点:(l)运输质量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运输质量不好,势必造成产品质量低劣;(2)运输质量与产品质量是保证与被保证的关系,企业运输必须牢固树立为企业产品生产服务的观念,确保产品质量。门)企业运输质量发生在产品质量形成之前,它…  相似文献   

3.
欧洲和日本也得到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物流的发展,称其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物流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里,作者认为我国企业物流将有下列发展趋势: 一、“双向”发展 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生产将向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柔性制造(FM)、虚拟制造(VM)等全新模式变革。同时在生产物流管理上,力求维持一个最低的库存水平,甚至“字库存”,即产品的完工时刻就是要运…  相似文献   

4.
一、绿色制造的涵义与模式 (一)绿色制造的涵义绿色制造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惫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达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第一阶段市场引入期(或称市场介绍期),是指产品投入市场测试的阶段。产品处于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推销费用大。企业通常无利可图!但这是为了将采取得利润作准备。第二阶段——市场成长期,是指产品销路打开,并迅速扩大的阶段。产品处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材点是:设计已经定型,工艺稳定,大批量投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已为广大顾客所了解,销售量迅速上升,仿制产品陆续出现,由此出现了竞争!利润额迅速增长,在逐步达到该产段的生命周期中的…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经济中的产业与企业1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与使用(消费)基础之上的经济;或者说,是“产品(包括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这一链条与“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这一链条互动的经济;也可以说,是知识的生产(创新)、分配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产品数据管理(PDM)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制造型企业对PDM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品数据管理PDM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加快产品开发效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烟机公司经过“十五”的全面建设,目前公司内部已经构建了“企业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内容涵盖了企业事务信息管理(KBS)、产品设计/产品工艺信息管理(PDM/CAPP)、产品生产资源与计划管理(ERP)、产品车间制造执行管理(MES/NCS)、人力资源管理(HR)等五大方面的信息管理内容,分别从工程管理、企业生产组织管理、企业运营与决策支持管理等多个角度实现了企业内部业务信息、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全面提升了公司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施绿色制造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绿色制造是塑造企业环保形象的有效方式———形象营销策略制造企业在将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人类社会有限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产出有用物(产品);另一方面产生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资源,以及噪音等无用物),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大海和大气中,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用物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很快成为被抛弃的垃圾,垃圾处理不当,又污染生态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蔓延,土地沙…  相似文献   

10.
Gort&Kloppor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982年,Gort Michael和Steven Klepper两位学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厂商数目的变化上。他们在对46个产品(尼龙、糖精等细分产业)最多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净进入数)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得到引入、大量进入、稳定、大量退出(淘汰)和成熟等五个阶段图(如图1)。他们分析了每一阶段企业数目变化的原因:外部的(产品)创新促使阶段2的企业大量进入。  相似文献   

11.
走出企业营销的五个误区王金凤误区之一: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企业就生产经营什么产品。诚然,畅销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已有畅销产品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即成熟阶段,产品销量已趋于饱和甚至已开始缓慢下降。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择商品时获得可靠信息,从而避免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第5分委员会(TC207/SC5)“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定”正致力于制定生命周期评定标准。生命周期评定对产品或服务体系的环境状况和潜在影响,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的使用直至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全面地进行考虑。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还将起到如下作用:①有助十确定改进产品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环境状况的方法;②帮助工业界、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作出决策;③帮助选择环境性能测量仪表;④促进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产,ffl和服务的营销…  相似文献   

13.
黄静文  倪方良  周敏 《物流技术》2023,(9):69-72+105
为了解决废旧产品资源浪费和量化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了基于碳足迹的再制造产品供应链碳成本模型。首先,基于碳足迹的理论基础,采用生命周期方法根据目的的确定、计算边界的确定、碳排放源分析、计算方法的选择,结合再制造产品的特点,将碳足迹的核算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再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建立了回收拆解阶段、生产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使用维护阶段的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碳足迹核算模型,对考虑碳足迹的再制造产品供应链碳成本分析求解。最后,通过列举案例,分析计算出再制造产品供应链碳成本,验证了基于碳足迹的再制造产品供应链碳成本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全国铁路“一张网”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的性质和特点,从“完整运输产品”的概念来看,一个完整的运输产品必须几个甚至十几个铁路企业协同“作战”才能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企业具有巨型集团公司的属性,发达国家集团公司管理的经验和我国集团公司管理的实践探索都证明,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管理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精益出身于“生产”、“制造”,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将精益与JIT等同的误解,使传统的精益应用多数局限在“生产”、“制造”和JIT/看板上。文章提出了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设计理念,并对其必要性和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运输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是一个过程,这就注定了它的质量评定不可能像工业产品一样,依据产品标准对成品进行“最终检验”,把好最后一关防止不合格品进入消费市场。运输企业的消费过程是与生产服务过程同步的。所以,标准要求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必须同时运用于从甲地到乙地的位移过程中。这就给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出了难题,全过程都要管,究竟先管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1产品的特点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ISO9000:2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是: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港口作为综合运输过程网络上一个实现货物(也包括人,这里只讨论货物)运输方式变换的节点,其产品就是装卸服务。装卸服务作为一种产品,除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生产与交付是同时发生的,即产品与过程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过程的结束即产品生产与交付的完成。过程与产品是融合在一起的。这种产品特点决定了港口生产对不合格品的纠正不具有可逆性,发现不合格品(如货差、混舱、混垛等)无法返工…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10,(6):61-61
近日,从江苏省镇江市质监局获悉,镇江市将全面实施一瓶一码的气瓶监管模式,条码成为了气瓶的“身份证”。 气瓶是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宾馆(饭店)等人员聚集场所广泛使用的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较大的压力容器。气瓶的制造、使用、运输、充装和经销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部分气瓶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充装检验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导致充装报废瓶、过期瓶、翻新废旧气瓶不执行充装前后检查制度,安全保护装置失灵失效或缺失,安全设施不到位;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沿着一定的生命周期轨迹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正是在不断升级的生命周期中实现螺旋式上升。一般而言,企业生命周期大致可归结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都会面临某种成长瓶颈或风险,并分别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内容 制造企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制造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信息化。利用CAD/CAM/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计划)等技术,改进和提升企业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品开发速度和质量。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改变原有的生产过程,实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提高企业生产的质量和精度。二是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