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和金融会计四项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束缚,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领域的空白,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加速我国金融会计的国际化,对我国的银行业,特别是上市和拟上市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准则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领域的空白,但准则中的相当多内容已在最近几年得到初步试验,尤其是《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的应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风险报酬”观与“控制”标准、金融资产四分类与金融负债二分类以及发起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详细披露等方面。本文对商品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袁内确认与计量、表外披露等方面的试论。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工具给传统会计处理带来挑战,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考虑到我国实际,分别颁布4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主要会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正海 《经济师》2001,(7):110-111
金融工具的创新对现行财务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 ,现行的会计理论实务必须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文章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 3 9号———金融工具 :确认和计量》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 13 3号———衍生工具与套期活动会计》 ,就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点、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会计报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增加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将对银行信贷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改变了金融资产的分类、表内核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改变了金融资产转移及套期会计处理等新规定。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工具定义为,“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本文仅探讨金融工具准则第七条中有关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7.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货币、票据、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任何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性工具的契约”。也就是说,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合同。  相似文献   

8.
郭春松 《发展研究》2007,(11):111-112
2005年至2006年,财政部分别公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和3项与金融有关的会计准则,要求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实施.  相似文献   

9.
杨蕴  肖建成 《经济师》2009,(11):212-2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含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的有关企业开始实施。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引人注目,其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亮点之一。文章主要阐述公允价值本质,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应用的意义及其对上市金融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秋君  赵丽丽 《经济师》2003,(9):211-21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在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 ,还没有正式的准则出台。文章在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经验及国际会计准则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 ,提出在我国研究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一些理论构想。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新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报告体系、信息披露等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有4项关于金融工具的具体准则,2007年后,全部上市银行将执行上述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目前法规仍然要求境内上市银行执行双重审计的规定。本文首先对5家上市银行2000-2005年境内外财务报告净利润、净资产差异大小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再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银行的影响进行解读,认为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银行将对金融资产、负债重新界定分类,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从会计确认、到会计计量上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大大减少了境内审计下的财务报告与境外审计下的财务报告的差异,并建议尽快取消双重审计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包文敏 《当代经济》2007,(23):32-33
为真实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22号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试行.该准则基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内容,是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5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决定采用预期损失模型来确认减值.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实际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说明了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衍生出的一种投资工具。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标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计量模式的变化、公允价值定义的变化、收益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的变化,提出了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报表而进行的会计变革趋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17条规定,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等债权,因此(非金融)企业的应收账款属于企业的金融资产,依准则规定,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作为企业金融资产的应收账款,流动性介于货币资金和存货之间,其变现能力对企业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以“现金至上”为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管理环境下,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成果的国际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丽 《国外财经》2000,(2):17-22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确认标准、计量基础、列报及披露等问题一直是困扰金融工具会计理论研究的难点所在。因此,本文拟通过最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比较,希望能总结出目前国际会计界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为我国会计理论在研究发展过程中如何借鉴国际研究成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具体划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在其合约签订并符合一定条件时进行确认;以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结合作为计量基础;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准则规范的核心要义是,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在当期损益中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变化.新准则规范的实施对财务报告体系及财务指标等将产生显著或潜在影响,并且在实施中可能会遇到障碍和产生相应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对衍生金融合约的金额要否确认、会计科目如何具体设置等细节问题必须作出判断,逐步出台配套规范、采用控制权分析法作为衍生工具终止确认标准,发布更详细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建立必要的财务人员培训机制以及改善整体市场环境等五方面的中短期改进措施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工具定义为,"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本文仅探讨金融工具准则第七条中有关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20.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大潮中产生的,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后续计量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