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商周刊》2013,(20):50-51
最大的风险在于我国土地使用权限只有70年。除产权有年限外,“逆按揭”业务的唯一抵押物就是房产,对于银行来说,一旦房产出现贬值、拆迁、灭失的风险,就容易导致资不抵债、坏账的发生。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门口相遇,中国老太太说:“三十多年以来,我省吃俭用,昨天终于攒够钱买了房子,虽然只住了一晚,也算心满意足。”美国老太太说:“我这个房子住了一辈子,昨天总算还完全部贷款,也终于安心的上天堂。”  相似文献   

2.
房文 《当代经济》1999,(4):45-46
1998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取消了许多限制条款,并把今年的住房信贷规模扩大至1000亿元,随即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出台往房贷款向个人倾斜的举措,但从市场反馈的信息看,效果差强人意。许多银行面前是咨询者众,而真正想贷款的少。为什么一向被人们看做百姓住房“圆梦”工程的个人住房贷款,竟会落得如此境地呢?是银行借贷?还是人们不愿贷? 花明天的钱不踏实 有这样一则幽默,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的亡灵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昨天终于买了一套房子住了一天”。美国…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05,(9):42-45
大概七、八年前,一个有关于“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在天堂里的对话”的故事传遍了中国,她的影响力不亚于市场经济下居民自主购房的启蒙教育,把提前消费的观念深入到国人的意识中。  相似文献   

4.
住在美国     
人要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在美国,衣食便宜,住行却很贵—住要房子行要汽车—住行相比,住又贵于行。汽车价格较低,而买房子几乎要花去一辈子的积蓄,如果是租房—月月要交房租,钱也不少,大约等于一个低收者月收入的1/3或1/2。不管你是在哪一级学校读什么书,学校不会免费提供住宿 也不管你是为哪一个老板打什么工,老板决不管你有没有地方住。总之要读书要做工要生存都必须首要地解决住的问题。 住在哪里住得好不好是在美国立业情况、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住处,读书工作无从说起,住得不好,生活不稳定,而所住社区很大程…  相似文献   

5.
关于住宅──市场经济热点对话之二董福忠,张德昂B:前面谈过了人们在“行”方面的“热点”,我想下面可以把话题转向“住”的方面了。A;说到“住”,当然就有现成的话题。这就是房改和住宅商品化。住房对于每个人或每个家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自从告别了穴居时代,住...  相似文献   

6.
艳子 《新经济》2013,(27):88-89
格施塔德,这座位于瑞士西南,伯尔尼高地上的小镇,素以明媚的自然风光和奢华的生活享受而闻名,倍受欧洲皇室和国际名人的垂爱。无论过往还是现在,格施塔德都与尊贵的上流社会关系密切,到格施塔德,即是到“名人度假的地方”,风景美不胜收,清新、安宁。作为格施塔德的常客,美国女演员朱莉·安德鲁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格施塔德成为疯狂的世界中最后的天堂。”  相似文献   

7.
你有过望房兴叹吗?楼价高的吓人,这让许多想买房子的人望楼生畏,这不禁人们联想到开发商们在楼市中获取的暴利,更因为炒地炒房的现象,提高了房价,使其有房子的人将楼房闲置,而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却无房可住,这不禁让人觉得无奈。  相似文献   

8.
岛上的人穿鞋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不同的人对此又有同的看法:据闻,40年代,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上去推销鞋子。这两名推销员赴岛实地考察后,各自给本厂“反馈信息。英国的推销员说:“这个岛上的人均不穿鞋,明大一早我就返回。”美国的推销员说:“捧极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子,潜力很大,我打算长住此岛。”后经美国推销人员的苦心开拓和诱导,终于唤醒了岛上沉睡的鞋子市场,赚了一笔可观的大钱。面对岛上人的赤脚,两名推销员的不同看法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获得了市场,一个失去…  相似文献   

9.
宗文 《经济世界》2002,(6):58-58
说起中国人和外国人理财观念的差距,多数人会想起中国、外国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外国老太太贷款超前消费,居有定所,生活质量高;中国老太大省吃俭用,靠一生的积蓄,最终买下房子,却已是风烛残年,无缘享受了——总之一句话:外国老太太的理财方式科学,中国老太太的观念落后。  相似文献   

10.
吴佳 《商周刊》2015,(3):51
凭借着强大的集团利益优势和充分话语权,当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出问题时,涉案银行大都噤若寒蝉,缺乏担责意识。小时候就听过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理财故事,美国老太太爱花钱,认为享受到的才是自己的;中国老太太爱存钱,认为放到银行里才是最保险的。正是因为有无数个爱存钱的"老太太",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上升,2013年中国居民储蓄率已经超过50%,截至2014年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远远超  相似文献   

11.
李迅 《经济世界》1998,(2):56-57
目前,我国许多商品检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本地检测以后,外地还得再检测一遍,那么,这种重复检测究竟是“是”还是“非”呢?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实在难堪重复北京永成净水器公司副总经理解海燕对记者说:“重复检测搞得我们不堪重负。”她介绍说:永成净水器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北京诸多专家的关注,北京市防疫站对该产品进行了认真的检测,组织了多名专家,学者进行鉴定,时间长达三个月,,花费1万余元,总算得到了合格证明。有了北京市场的销售、上市权。但是,到外地以后,北京的证明人家不认,一律推倒重来。西安检,郑州检、…  相似文献   

12.
宋鑫陶 《商周刊》2014,(7):40-41
中国人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居住环境,国人的品位一直很高雅,觉得“无竹令人俗”.时代演进,人们对好的居住环境的追求未变,但能住上有竹的房子却成了一种奢求.而对于更多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外来者而言,房子早已超脱了他们的购买能力,成了真正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3.
走向 征信     
王文 《资本市场》2000,(8):12-13
<正> 6月28日,180万上海市民率先拥有由资信公司作出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国内地个人信用制度不再是空白。7月1日开始,这个报告可以在全市15个商业银行中通用。“美国人太相信信用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方兆本教授谈起在美国租车一事很有感慨。不久前,方教授的同伴用信用卡在所住饭店轻松租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奔驰轿车。方教授说,“这张信用卡其实只能在国内使用,可美国人就冲着信用卡,给办了租车手续。当然,这里面有漏洞。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通美国人对信用的认同和信用体系在美国的发达。”  相似文献   

14.
孙裕 《经贸实践》2008,(12):55-57
【管理论语】 我14岁的时候,祖母把我带到胡庆余堂当学徒,临走时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一句是“有头有尾,不要半途而废”。这两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5.
《经济月刊》2008,(12):50-51
美国、欧洲国家在1975年走过经济发展的30年黄金期以后,经济进入停滞。“美国在50年代增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投资,汽车等厂家纷纷到欧洲国家建厂。这带来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在外建厂,取代了美国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另一个则是国外产品开始涌入美国,进一步消弱了美国的产业实力。”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井村喜代子说。  相似文献   

16.
杨方东 《新经济》2005,(10):26-31
中国穷人支助美国富人买楼的故事 拉斯维加斯一家酒店的一个厨师,已经在当地拥有一所“四卧三浴”的大房子(这是美国人对住宅规模的描述方法),这所房子如今的价格已超过40万美元,而6年前他买进这所房子时,其价格也不过20多万美元。房产的大幅度升值,诱使这位厨师把自己的四卧住房的按揭贷款进行再融资,从而进行再次投资置业。而厨师所需的融资款项却是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角》2008,(3):9-10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棚户区改造,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房子。”一提起自己的新房,吉林省长春棉织厂61岁的退休职工王树恩充满感激之情。王树恩一家由20多平方米低矮破旧的平房迁入花园小区,如今拥有了自己的产权房。像王树恩这样的家庭在吉林省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8.
关注     
《商周刊》2013,(1):10-10
后“财政悬崖”时代 美周围会在最后关头通过了“补丁”议案,总算避免了美国财政“坠崖”,暂时缓解酮际市场的“悬崖”之忧。不过在短暂欢呼后,越来越多市场分析师发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达成的协议没有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股市接二连三的高台跳水,击碎了纳斯达克创造的一夜富翁的神话。对于全球性经济是否真的“狼来了”。目前或许还存在争论。但是,美国摩根士丹利添惠总经理兼全球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最近提醒人们说:美国经济经历过迅速上涨后,已到了一个发展放缓期.而在中间的过渡期,即使还未进入真正的衰退期。人们也会感受到衰退。毫无疑问。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放缓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那么,下一步中国应如何“走出去”.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中国今后应更多地关注东南亚.这是下一步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打…  相似文献   

20.
并京──祖国的首都。5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回民回乡那一声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给古老的北京带来了新生。金秋时节,北京城巧手装扮,浓装淡抹,向世人展示了跨世纪国际大都市的风采。老北京不识“新”北京说起来张大妈称得上是老北京了,她在京城的羊肉胡同住了50多年。不料去东北的儿子家住了半年,国庆前夕回到北京就有些找不到“北”了。那是一个天高云淡、日朗风清的日子,女儿带着张大妈乘火车回北京,一走出北京站,张大妈就得住了:这是北京吗?眼前是宽阔的站前广扬:低矮的平房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