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发展》2002,(11):49-50
资源型城市是按照“一矿一城”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即依托一个国有大型矿山企业,建立一个城市。建国50多年来,我国依矿建成了300多个资源型城市,甘肃也不例外。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就是依托国有大型矿山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甘肃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或市场的原因,支柱产业开始衰退,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是其自身…  相似文献   

2.
高子发 《发展》2008,(8):19-20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白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又增添了新的动力—甘肃省白银市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近日,记者也满怀喜悦的心情,就白银市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后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专题采访了白银市委书记袁占亭。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14日,甘肃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白银市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全力以赴推进白银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白银市经济转型及农发行信贷支持的背景甘肃省白银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正式被国家列为全国12个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2008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筛选上报的38个经济转型重  相似文献   

5.
马文东 《发展》2014,(3):26-27
正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白银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实现白银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白银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跨越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多明 《发展》2003,(2):4-5
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白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研究和探索白银市的个性特征,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既是事关白银发展前途命运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白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建设,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大工业,创办大基地,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依靠科技创新,改…  相似文献   

7.
李国春  王爽 《发展》2012,(10):82-82
本文在阐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两个基本规律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模式,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四大原则,进而构建了资源型城市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ATCLS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7,(17):27-27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国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扣,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我国有矿业城市178座,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矿业城市在发展中面临当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国有54座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这不又仅是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垦大战略问题。国家“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东北振兴的成败,研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在分析黑龙江省重要资源型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及主要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宿俊乾 《发展》2008,(6):18-19
一、白银市节能降耗的紧迫性 甘肃省白银是国家“一五”期间随着铜资源开采建设起来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铜城”,位居全国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第一位(以从业人员计),位居全国资源型城市第十四位,白银市累计上缴国家税收238亿元。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是受到资源耗竭规律、经济效益递减规律、环境成本递增规律的影响,加之传统的开采方式,白银工业的重化工特征和高能耗特征更为突出。就能耗来看,全市能耗总量549.8万吨标准煤。国家强力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白银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曹灿明 《特区经济》2008,(7):199-201
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18个矿产资源枯竭型重点城市之一,经济转型和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旅游资源开发在白银起步相对比较晚,而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白银市旅游资源虽然不是世界级别的,可也具有地方特色。白银市可以借助其在黄金旅游线路"丝绸之路"之间特定的区位优势,树立自己独特的旅游形象,策划特色旅游产品,融入"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路线。本文从分析白银市旅游资源基础着手,从MI、VI、BI三个方面讨论白银市旅游形象,并提出总体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本刊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坚  钟铁阳 《发展》2009,(4):96-9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放缓甚至经济衰退,中固也不例外。为应对国外需求放缓、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压力,我国政府拟定了振兴十大产业的规划,其中有色金属产业也位列其中。本文在回顾白银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有色金属产业的振兴规划,尝试提出白银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有色金属产业振兴所面临的机遇及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志俭 《发展》2003,(3):43-46
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等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和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处国家既定的西部开发重点地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部位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市如何抓住这一…  相似文献   

15.
宋琳琳 《辽宁经济》2009,(10):51-51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第一个试点的阜新任务更是艰巨。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阜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宋奋吉 《发展》2009,(7):18-19
当前,甘肃省白银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城市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讲,需要各级干部去引领、去组织、去落实。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干部工作,对白银城市转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10,(8):156-156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是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园,也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自2002年7月奠基以来,已发展成为白银市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科技创新层次,为我市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8.
陆武成 《发展》2003,(12):6-8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新形势新阶段,资源型城市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需要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辽宁省盘锦市是东北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及时把握转型时机,明确城市定位,科学选择产业转型模式,处理好原有产业与新接续、替代产业之间的关系,善于借助外力帮助产业转型,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主动性,尤其是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改变了单一资源产业结构的现状,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志俭  张励 《发展》2006,(11):9-12
相关背景: 白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铜资源的开发而建设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早在西汉时期,白银便有青铜冶炼的历史。明朝洪武年间,就因创办“日出斗金”的官方冶炼机构“白银厂”而闻名全国。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建市,因铜而辉煌,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白银为全国有色系统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从1956年折腰山矿山大爆破至今,白银累计为国家生产有色金属500多万吨,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缔造了驰名中外的中国“铜城”。几十年来,白银一直以初级产品的生产输出为主,是中国的原材料基地,为民族工业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岁月无边,矿有尽时。作为资源型城市,如果不在资源鼎盛时期及时发展接续产业,最终将无法摆脱资源枯竭的法则。我国有429座资源型城市,其中54座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云南东川因资源枯竭而导致撤市改区,大庆等一些重要城市因资源不足而被迫减产,中国煤城阜新的危机一度引起举国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银由于已探明铜资源日趋衰减,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城市经济发展跌入低谷徘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曾经光焰照人的白银,一度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厄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