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王静 《西部大开发》2011,(11):9-10,36
我国企业员工离职现象越来普遍,对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员工主动离职对组织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预测和控制主动离职成了企业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员工主动离职为对象,选择IT企业销售人员,分析影响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收数据,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余份,整理、归纳出5个西安IT销售行业的员工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并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差异性和预测性,为1T销售业员工的离职研究和离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鸽 《中国集体经济》2014,(12):103-104
企业频繁的员工流失是经营的毒药。为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企业定期开展对员工的离职意向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某快递企业235份员工离职意向调查数据,运用SPSS16.0中的最优尺度回归对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及强度进行识别,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以稳定公司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3.
饶慧 《理论观察》2013,(6):74-75
组织承诺在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有效预测工作业绩和离职倾向的变量。物流企业面临着快速的发展和扩张,留住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物流企业员工组织承诺问题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从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等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对于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敌意归因风格的视角,探讨"为什么一些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对四家企业的46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构建并验证了敌意归因风格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敌意归因风格对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有消极的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心理授权和组织支持感在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情感承诺的影响过程中分别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敌意归因风格的视角,探讨"为什么一些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对四家企业的46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构建并验证了敌意归因风格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敌意归因风格对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有消极的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心理授权和组织支持感在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情感承诺的影响过程中分别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浙江绍兴某集团下属的5个子公司的32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时象,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在规范承诺与继续承诺方面,不同学历和工龄员工具有显著差异.在情感承诺方面,不同工龄的员工显著差异.学历显著影响着人际互动、职业道德与工作效能.不同工作地点员工在规范承诺、继续承诺之间差异显著,但是与情感承诺无关.工作地点与工作绩效的各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组织承诺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本文还尝试分析了增强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以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高铁运行的安全水平,提升高铁司机的安全绩效,基于理论分析,从员工个体感受层面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所带来的服务型领导感知、工作旺盛感、情感承诺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假设模型。通过问卷分析468名高铁司机的有效数据完成建设模型的验证。通过量化研究补充安全绩效研究中关于员工主观感受对安全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完善安全绩效影响机制中个体的认知与感知的两个维度。同时验证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员工感知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安全绩效影响,提出重视员工感受、重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视跨纬度提升安全水平的实际安全绩效提升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知识员工离职倾向的多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凌 《中国集体经济》2008,(19):114-11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成为管理的核心,知识员工的离职对组织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外部环境、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具体实践提供了管理导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合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践对组织支持与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研究焦点,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当代员工持有两种不同内涵的组织观,分别为"抽象主体组织观"和"关系场域组织观";HRM的关系实践可能会强化组织的情境地位,使得个体更倾向于将组织理解为人际关系的场域;HRM关系实践在不同性质的组织中发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HRM关系实践在态度方面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序公平感和情感依附水平;在行为层面会因私人关系对组织公共资源的非竞争性占有而增加工作竞争的程度,变相地激励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以工作激励与成就感、企业文化、薪酬福利等八个因素作为乌鲁木齐市中小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离职倾向─离职行为─离职影响因素─对策的分析体系。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中小企业员工总体上来说有较低的离职倾向,年龄、职位、学历等个人特征在不同因素上具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构建发展型绩效考核与公共服务机构的组织绩效关系模型,讨论组织情感承诺、员工工作绩效及公共服务动机所发挥的中介、调节作用。通过对H省14个地州市的9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3名员工的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发展型绩效考核对中心的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员工工作绩效、组织情感承诺在发展型绩效考核与组织绩效间产生部分中介效用。(3)公共服务动机对发展型绩效考核和组织绩效关系的有调节效用,其中:公共服务动机对发展型绩效考核和组织绩效关系负向调节作用显著,对发展型绩效考核和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也有显著负向调节,但其在发展型绩效考核和组织情感承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 (CC) at Barloworld Limited, a diversified industrial enterprise. It describes a model that relates corporate identity,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ccountability and applies this model to a case study of Barloworld. The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any's corporate identity, or guiding philosophy, and its impact o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The company's ‘Employee Value Creation’ strategy has comprehensively overhauled employee relations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participation. It institutionalises CC by integrating social or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the organisation ‘from below’ and by helping employees understand why such issues matter to the organisation and are relevant to employees' responsibilities. Wherea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emphasises the possible role of CC in creating employee commitment, this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e reverse possibility: that employee commitment can be a catalyst for integrating CC into a company.  相似文献   

13.
员工参与能够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在组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行。管理者与员工能否共享决策所需信息,是员工参与能否真正实现的基本前提。文章对员工参与中的信息分享问题进行了研究,尝试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从管理者与员工的分享意愿、能力、内容、渠道已及管理者和员工对信息分享的不同认知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员工融合是员工在组织中持续的社会化过程.员工融合不仅仅是入职或导向培训和针对新员工,伴随着员工在组织中成长,融合是要不断经历的事.在瞬息万变的动态环境中,成功的组织只有适时变革和创新,才能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员工不断调整自己,融入到组织中去,顺应组织不断的变革.这是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员工利益表达是一个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的新视角.员工利益表达概念的提出主要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对劳动关系本质的认识、“产业关系系统”理论、“退出—呼吁—忠诚”理论以及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员工利益表达的模型包含了影响员工利益表达的因素、员工利益表达的行为模式、员工利益表达的机制和员工利益表达的结果.员工利益表达问题的实践价值体现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建立合作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员工心理契约是员工对自己与组织相互责任的理解与认知。文章从员工的视角出发,采用自行研制的问卷,对山东省的10家中小企业共550名员工进行了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两个方面——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研究,得出了其三维结构、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以及两者问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罗明忠  陈明 《南方经济》2014,32(11):78-92
基于广州市15家民营企业37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工作特征、员工满意度与劳动争议处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高,每天工作时间越少,员工满意度越高;职位等级和工龄与员工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员工满意度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建议行为有正向影响,对消极行为和对抗行为有负向影响;单个的工作特征因素对员工的劳动争议处理行为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可见,员工满意度作为个体对所在企业的综合情感体现,能在日常职业情境与突发劳动争议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梁强  刘嘉琦  周莉  徐二明 《南方经济》2013,(12):51-62,92
现有文献从不同理论视角解释了家族企业内部治理、家族成员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配置以及家族成员特征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忽视了处于传承阶段的家族二代涉入问题及其对企业的作用。本文从所有权和管理权涉入两个方面分析家族二代涉入对家族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16家上市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二代所有权涉入程度凸显了家族财富的传承意愿,对资本市场的价值反映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管理权涉入的调节作用表明,家族二代的管理权配置是对家族所有权继任行为形成的“一致性承诺”,使二代家族所有权涉入和管理权涉入形成较好的效率配置形式,强化了家族企业持续经营的长期战略导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家族传承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未来研究方向,对于家族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志平  林志扬  陈福添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17-122
金融危机变革环境下(如失业潮),员工的组织承诺容易降低。文章在工作再设计、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之间构建模型,通过工作再设计和心理授权来影响变革中员工的组织承诺。共有15家企业共292位员工有效参与了问卷调查,假设检验的通过证明了:工作再设计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心理授权在工作再设计与组织承诺之间起中介作用。调查也证明了:工作再设计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影响中,外控型员工比内控型员工所受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