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逻辑是研究经济学中的逻辑推理问题。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研究经济逻辑的新的视野,即以现代逻辑为基本分析工具研究经济推理的必然性问题。因此经济逻辑实则是现代逻辑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以逻辑学在哲学中应用而产生分析哲学为摹本,同理亦可在经济学中加以应用结合数理分析形成分析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经济逻辑是研究经济推理(或策略推理)及其有效性的学科,是研究经济活动、知识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学研究过程之逻辑结构与方法的学科。经济逻辑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经济性、多主体性和策略性。就其多维的学科面向而言,它是语用逻辑,是行动逻辑,是价值逻辑,是知识创新的逻辑。它不同于传统的形式逻辑,也区别于现代形式逻辑;就其基本功能而言,它是能够适应知识创新、价值评估、价值创造、风险决策和经济学研究需要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基本方法包括抽象分析的方法、研究的和叙述的方法、逻辑的和历史的方法,基本特征是本质论的方法、历史的观点、批判的精神.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基本方法包括经验主义、逻辑主义方法,基本特征是实证的方法、演绎的逻辑、辩护的本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可称为本质主义,可概括为历史抽象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可称为现象主义,可概括为逻辑抽象法,以经验、逻辑作为理论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既有秉承又有重构。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对我国现有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经济分析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经济分析为标尺,这既是我国法经济学真正的本土化过程,也是法经济学指导我国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因此传承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吸收借鉴西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构建我国法经济学的本体论框架、实现我国法经济学研究实证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商业贸易作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也须符合思维活动的规律,其关键在于,从事商贸活动的人是有思维的。商贸逻辑,既不是商贸经济学,也不是商贸管理学;它属于逻辑科学范畴,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探讨商贸思维特点,研究商贸思维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近些年屡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阐述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从经济学思想史的角度述评了这一学术流派的主要研究议题和已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展望了治理经济学的未来研究方向。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分别以公共池塘资源的自组织和企业边界与经济组织的逻辑为核心,通过拓展经济学关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成本和绩效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如何设计有效治理机制来解决交易、合作和冲突等人类基本行为的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近些年屡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阐述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从经济学思想史的角度述评了这一学术流派的主要研究议题和已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展望了治理经济学的未来研究方向。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分别以公共池塘资源的自组织和企业边界与经济组织的逻辑为核心,通过拓展经济学关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成本和绩效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如何设计有效治理机制来解决交易、合作和冲突等人类基本行为的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8.
“正名”逻辑,是我国古代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名”的理论,来规范思维和行动,以矫正“名实乖乱”社会现实的古典逻辑理论。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针对当前“名实淆乱”的社会经济现象,从经济逻辑的视角来对“正名”逻辑进行现实的解读,深入发掘本民族的逻辑思想,以捍卫社会理性,维护社会经济的公序良俗和公平、诚信。  相似文献   

9.
偏好逻辑是经济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偏好逻辑亦称优先逻辑,是继归纳逻辑、哲学逻辑、道义逻辑之后的又一逻辑体系,是研究存在于价值判断之间的优先关系的形式理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偏好(尤其是外在偏好)逻辑研究,重新审视了偏好逻辑诸元素研究,如“概念符号”、“优先选择”、“偏好动因”和“值”等,其次是对偏好逻辑的批评性研究,指出偏好逻辑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经济空间理论未能揭示经济空间本质与深层动力,也未能给出解释经济空间层级现象的统一框架。基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视角,"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是经济空间生成的主要推动力。资本与技术逻辑的复合作用,对地域空间进行选择与改造,建立空间流动性和产业关联性,推动经济空间生成与扩张,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浦东案例演绎了资本与技术逻辑推动经济空间生成的机制,浦东经验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1.
从《道德经》到《资本论》是术语的传承和革命,是思想领域发生的一次次重大变革,延续了历史的生生不息.可对接之点包括:(1)以《道德经》释解《资本论》架构之谜,显露发生学工作逻辑规定性;(2)在历史探究中衔接"农业史的经典"和"工业史的经典"(逻辑),找到《资本论》传承《道德经》的具体学科工作路径;(3)探索"中华定义"特殊方式,以中国经济学之"思维"和"语言"切入,锁定中国本质概念架构:道+德.可见从方法论看,《道德经》乃是中国经济学的思想源头.这启发我们:必须把《资本论》之学术保卫内涵确定为"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建立整全历史域的范畴的生产与批判,据之,可创造性提出学科方法论的思想.发生的,同时是批判的(规定),由此可确立政治经济学工作逻辑与工作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逻辑体系与核心概念两个方面显示出本质差异。前者以遵循“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生产价格论”的基本逻辑结构;而后者的基本逻辑结构体现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同时,在核心概念上也体现出巨大差异,前者为“劳动二重性”、“价值”和“阶级”等,则后者为“理性人”、“价格”、“个人主义”等,笔者由此澄清了一些方法论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相似文献   

14.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发展思想与价值立场,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要从理论逻辑中深刻领悟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真理性,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能力;要从历史逻辑中深刻领悟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性,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要从实践逻辑中深刻领悟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历史上发生的方法论之争,主要是历史归纳论与逻辑演绎论、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争论。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将有助于加深对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解,有利于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会计问题,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道格拉斯·诺思从经济学的角度和经济学家的视野,通过对近代西方国家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的具体分析,解读了法律等制度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揭示了西方世界兴起的法律逻辑机理,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逻辑的始源规定是"史",从而和"中华史书"工作方法及逻辑内在契合。以此把握《资本论》史的结构,可整体显露"事的科学"的性质,即"专业史"和"总史"的事的统一,以及相应地以"批判"为内置工作结构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整体要求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学科方法"看待,以历史—思维—语言的体式具体把握学科发展逻辑,从中升华出"逻辑科学"。该结构克服了科学主义弊端,并通过经济学范畴构造,成功运用了黑格尔逻辑学,同时由于根本采用"条目体"的工作领衔体制,又能够控制纯逻辑的漫无边际。以此审视《资本论》的"中国之用",则借鉴意义完全聚焦于"副标题"之上,亦即在于体现中华经济形态史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合,以促成研究上的"中华资本论"向"原创意义的中国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它的实质意蕴在于书写"中国人资格"的经济思维方法,通过阐明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之"批判逻辑",实现"重新研究全部历史"之导向的时代感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研究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推进理论经济学创新的重要一环。不可否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以逻辑严密、解释力强而著称,而本文通过对八对理论范畴的比较研究,得出"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牛顿自然哲学观为理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结论。因此,从"牛顿自然哲学观影响下的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角度出发,或许是一条推进经济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尝试运用辩证逻辑观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解读经济学理论:把马克思的《资本论》逻辑看作一个参照系;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合理思想;应用正一反一合辩证三段式解读经济学思想史以及例示微观经济学的辩证解读。  相似文献   

20.
投资概念是投资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全部投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对投资概念对在以“苏联范式”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投资经济学中的定义的历史沿革和演化,以及投资概念在以“西方经济学范式”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投资理论中的界定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概念的内涵展开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恢复和发展中国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地位和教学地位提供一种在作者看来是可行的方向,并为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建立一个全新的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