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近年的外贸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相关比较优势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高,同时也是主要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的总出口额和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中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还较低,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张拓 《河北企业》2003,(9):9-11
全球化时代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霸权的时代,是一个恃强凌弱的时代,而是一个各尽所能、各自展现出自己的比较优势、人人得利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贾文文  周升起 《价值工程》2011,30(4):129-131
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深化拓展,产品内贸易也逐渐取代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中国也不例外。那么产品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否产生影响?本文尝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产品内贸易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和出口结构逐渐优化的特征,而且产品内贸易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即产品内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并优化产品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5.
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的概念,确定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根据出口、进口产品对国民经济系统的不同作用,分析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提出了外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重视我国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贸易理论是指导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是比较优势理论,许多学者强调要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事实上,我国多年来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 我国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暂时的,随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资源和环境制约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必须探索走向国际市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我国纺织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其比较优势,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却一直未能将其显著的比较优势演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我国进入WTO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如何基于比较优势构建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关系到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我国纺织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出口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与河南省的省情基本相符。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相似文献   

9.
<正>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在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界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为了迎接挑战,尽快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富有远见的、卓有成效的理论指导。在这方面难以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比较多的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我们认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审视这两种理论表述方面的差异性,从现实需要出发,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解释国际贸易原因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模型到新古典贸易模型的发  相似文献   

10.
管彦芳 《价值工程》2010,29(5):240-242
中印两国贸易源远流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中印高层互访频繁,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推动了双边经贸发展。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中印贸易额从1990年的2.64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00多亿美元。中印两国贸易计划到20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两国贸易中,制成品的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出乎人的意料,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农副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中印两国的生产要素相似,本应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不可能出现持续稳步的贸易增长,然而近年来两国制成品贸易发展迅速,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原因何在?本文试图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近几年的中印制成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浅表的分析,以期能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22):4-5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好的解读。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一国在贸易政策方面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标: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讨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研究方法:基于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发现: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低估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导致明显的比较优势逆转问题;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高估了60%和85%左右。研究创新:构建了新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价值: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谈判和反击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调查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然后根据已有指标和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时外贸易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一长期稳定关系并没有因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而改变.同时,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也促进了国内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文章把新加坡和泰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与高度发达的美国相对应,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与其在华直接投资两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关系在两类不同国家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美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美出口之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另外两个国家则只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5,(33):37-38
对外贸易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对推动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加速器"的作用。文章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981—2014年云南省GDP、进出口数据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云南省GDP、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出口与GDP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并且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最后根据结果和云南实际情况,对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南通区域优势,带动港口发展 南通港地处长江和沿海"T"字形经济发展带的交会点上,是长江下游北岸最临近海域的河口港,也是长江下游唯一处于苏北地区的大型港口.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国家主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南通港肩负着为南通及苏中、苏北地区经济服务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服务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陈夏妍 《物流科技》2011,34(10):32-35,81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关系,从深圳1979~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和深圳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数据出发,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深圳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得出,在深圳,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存在着统计上的因果关系,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8.
吴雅冰 《价值工程》2008,27(5):18-23
改革开放后,广东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与GDP总额飞速增长。2007年广东GDP超过台湾的3766亿美元,追赶"四小龙"15年后广东经济总量已超其三,紧追韩国。对外贸易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准确衡量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改善广东外贸结构,加强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顺利实现广东"十一·五"规划目标,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测算30个样本国与其所有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和各国的总体贸易成本,并利用行业层面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将贸易成本与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禀赋一起,经验地研究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贸易成本可以和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一样,成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影响一国对外出口行业的选择;一国即便不具有资本禀赋的优势,但只要不断降低总体贸易成本,完全可能选择生产并出口高贸易成本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商品。研究创新: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经验研究了总体贸易成本对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价值: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