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资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对这一部分资产的管理始终严格,但在我国进行大面积经济体制改革的当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从国有资产的定义出发,简要回顾国有资产管理与改革的历程,直视我国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深化改革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及指导思想。根本方向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分离,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行政型、封闭式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为经营型,开放式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当前和未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资产管理旧体制的弊端越发显现。十六大提出国资改革的新思路 ,为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的任务是在深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促进国有资产从企业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变 ,尽快解决出资人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授权经营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处理二者关系中,坚持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授权经营是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理想方式,这正是本文的立论所在。  相似文献   

6.
国有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国有产权管理应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形势,深化产权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2004,(11):8-8
樊纲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取向”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对于中国的国有资产.绝不能搞俄罗斯式的私有化.不能搞平均分配。当前一些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指责是对中国产权体制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进程的一知半解.是迎合一些社会情绪。樊纲认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实现国有  相似文献   

8.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根本性措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全局,有极大的难度。1993年中央就提出了“产权清晰”的任务,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几经改革,但直到党的十六大系统地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后,才把这项改革推进到了可实施  相似文献   

9.
争鸣     
<正> 樊纲:国有资产不能平均分配 樊纲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取向”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对于中国的国有资产,绝不能搞俄罗斯式的私有化,不能搞平均分配。当前一些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指责是对中国产权体制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进程的一知半解,是迎合一些社会情绪。樊纲认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实现国有资产在不同形态上的转化,即我们所说的所有权的处置权。中国目前所有的对国有资产的买卖都不是私有化,而  相似文献   

10.
崔利 《商》2012,(17):146-147
党的十六大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充分说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始终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阻碍了体制改革的进程。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体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沈海芳 《现代商业》2011,(8):240-241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各项社会事业都蒸蒸日上。然而,虽然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这项改革的侧重点在于国有企业和经营性资产,而很少牵涉到行政事业单位及非经营性资产,以致使在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着不尽科学、有悖公平与效率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载体,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其资产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行政质量及社会进步等。也正因为此,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避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弊端带来的危害,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及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处于攻坚阶段 ,并重申了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这对坚定企业改革方向、指导当前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 ,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其中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基础性意义。党的十六大后 ,很快设立了国资委 ,并出台了监管条例 ,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 ,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我认为 ,以下几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 :一、进一步界定出资人机构的权能国有资产管…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对于当前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及经济体制改革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起着直接影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稍有滞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使得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小议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成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高鹏 《北方经贸》2010,(3):9-10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坚持改革与管理相结合,并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一、开局之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近一年来,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指导企业改革方面,我们着重抓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逐渐的形成和发展,对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因此“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与时俱进、水到渠成;对于进一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体制基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将带来思维理念、职能转化、市场规则、结构调整、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弥补国有资产流失漏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统一,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脚步,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先对国有资产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具体探讨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弥补国有资产流失漏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统一,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脚步,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先对国有资产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具体探讨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指明了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问题,剖析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改革和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互动机理;最后,从组织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角度,分别讨论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规制机构和国有资产改革的基本模式,并探讨了垄断性产业规制机构改革和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协调运作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对于当前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及经济体制改革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起着直接影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稍有滞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使得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小议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成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