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议题。在分析当前中国与东盟共同面对的经济、能源、禁毒、防灾、环保及反恐等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加强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的对话和沟通,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如何更好地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当前中国与东盟贸易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发展情况以及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并深化已有的合作领域,开展新的合作方向;加强互补产业部门的合作;深化次区域开发合作项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全面启动为中国机电产品对东盟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机电产品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出口规模稳步扩大,但出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中国与东盟产品结构同质化、出口市场较集中等许多问题制约着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市场、提高中国机电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对促进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近年来的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分析,根据双边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深化双边合作的途径与思路。并举例说明中国与东盟在农业和金融业方面的合作及开展地缘经济区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日益密切,在贸易投资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是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合作区域内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同时一些国家间还存在着尚未解决的政治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本文对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的相对经济状况为特殊背景,通过1998—2007年东盟10个国家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给予分析,并建立三个计量模型予以检验。经验研究发现:(1)在上述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是东盟外资流入的重要推动因素;(2)在同样的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与其带动的东盟外资流入一起构成了推动东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的2002年是东盟GDP增长率增加的转折点。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了东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还发现: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东盟中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获得投资机会和实现GDP增长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但东盟所有国家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积极性都在增强。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2020年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连续10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中国与东盟各国商事法律合作存在的语言文化、法律差异、市场需求、商事纠纷救济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如何长远有效的合作和发展,成为了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来浅谈分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彬 《江苏商论》2023,(2):36-39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地理上的优势为彼此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运输服务贸易合作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自然灾害的频发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部分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需要其他国家的帮扶,中国与东盟各国由于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导致的竞争激烈,它们都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相应合理的贸易合作模式,公路方面是PPP模式,通过港口集群促进海运的发展,航空中分为舱位互换和代码共享模式,最后则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不同合作模式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加快了东盟各国与我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为我国中部沿海地区,以及南部的广西等地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了其发展的速度,据统计,近年来广西和东盟的经济往来越发频繁,贸易额度也处于不断的上升状态,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其迅速的发展。通过对当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和东盟的物流合作进行了解,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应对措施,推动广西与东盟物流更好的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万欢  潘丽芳  陈瑶 《上海商业》2023,(12):158-160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模式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主要集散地,跨境电商为深化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合作带来新机遇。本文从跨境电商背景出发,分析了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现状,进而发现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中存在着与主流水果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较少、水果跨境物流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不完善、水果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的具体对策,以实现跨境电商助推广西与东盟水果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09,(9):88-88
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增设金融服务展.同期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简称”一行三会”)共同主办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研究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不断延伸,广西应继续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桥梁作用,开拓实施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文章详细分析中国与东盟开展气象指数合作的背景,梳理出六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构建了发展环境、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等维度,对中国和东盟气象装备与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进行指数化分析,并从指数发布内容、综合效益、风险应对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国际气象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如关税同盟、货币政策、会计政策等)的协调与合作息息相关。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政策保障之一,也是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现状及其在理论、市场、制度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协调基础,并论述了实现中国-东盟对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未来合作态势呈现积极状态。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及国际局势等方面的影响下,东盟的宏观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韧性。在“一带一路”和RCEP等合作协定的持续推进中,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存在更多机遇,双循环治理、数字经济等将为其持续推进提供动力。同时,东盟内部政治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如关税同盟、货币政策、会计政策等)的协调与合作息息相关。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政策保障之一,也是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现状及其在理论、市场、制度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协调基础,并论述了实现中国—东盟对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概况的分析,探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问题,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中国与东盟向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有序推进。本文对近几年双方农产品双边贸易的总量进行了相应的比较优势分析,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从风险解决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协调与合作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合力推动未来中国东盟农业高质量合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在东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建立起从初级口语培训到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序列,作为中国东盟发展最前沿的广西在东盟留学生教育、与东盟国家合作办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根据新闻调查及培养小语种人才的单位提供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各国海上互联互通由来已久。早在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已经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乘风破浪,足迹遍及如今的东盟各国。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发展,使中国–东盟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既存在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不仅包括港航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包括相互开放腹地市场的政策和机制及产业对接、人文交流等,是双方开展全方位合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是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建设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图从机遇和挑战两个维度对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情况进行现实考察,梳理其建设进程与发展脉络,并设计出促进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对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