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6,(9):38-38
近日,科技部正式批准新建空间天气学等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至此,我国运行的和在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98个。新建的17个实验室分别是: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3月3日,科技部、财政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由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主持,科技部部长万钢、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分别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简称过程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方向由最早的"化工冶金"发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过程工程"领域.设有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绿色过程与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并以这...  相似文献   

4.
《江苏科技信息》2010,(2):27-27
<正>国家科技部日前正式公布了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名单,江苏有4家企业申请获得批准,占总数的1∕14,数量居全国省分之首。新获批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高性能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申请的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肉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9-1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张龙鹏  邓昕 《南方经济》2021,40(3):73-88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文章利用2001-2016年城市层面的数据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角度实证检验了基础研究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基础研究发展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省部共建、企业、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依次递减,表明了应用基础研究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作用大于纯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说明了随着地区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完善,基础研究越能发挥其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卡脖子”技术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分析表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通过吸引人才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企业所有权性质正向调节创新意愿对实验室与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存在联合调节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主管单位为国资委、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或企业位于东部地区时,实验室的创新效应较强。文章检验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政策效果和机制,为实验室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辉  杨光 《发展》2008,(6):118-119
重点实验室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积聚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科研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高水平科研团队的组建是重点实验室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如何建设科研团队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于1991年成立,1994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11年获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网络化环境,充分发挥多学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08,(11):29-30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部、财政部3日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2008年3月,中央财政将先期下达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14亿元,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工作随后布置。  相似文献   

11.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面向国家火灾安全的重大需求和世界火灾科学前沿,致力于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和火灾防治关键技术原理的创新研究,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保障国家火灾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实验室研究发展的"火灾风险评估技术"、"大空间火灾探测与自动定位灭火技术"以及"清洁高效细水雾灭火技术"等,已成功应用于包括国家奥林匹克主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五棵松篮球馆等10余座奥运体育场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灾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华中科技大学是在产学研行动中走得最起劲的高校,其在东莞建立了几个先进制造研究院,包括数字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学院的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广东延伸。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7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主要面向数控、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国防等领域对数字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数字制造与装备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为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提供源头创新。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2):38-38
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砂、砾、石料用于处理路基和构筑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因而引起不少地区出现砂石料紧缺现象。为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新型道路稳定层胶结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实验室介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 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1 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重点研究煤的热化学转化、煤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合成、煤炭利用中的污染物控制及其相关新材料制备等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并通过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和系统集成,为我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提供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11,(2):67-67
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学研创新联盟由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国家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广州分中心、深圳华为信息技术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金山软件公司等32家单位于2009年5月共同组建。联盟成员单位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目前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室定位、体制机制、运行管理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苏州大学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探索,从组织运行模式、人事制度改革、实验室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新思路与新理念,推进重点实验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成立,于1995年首次通过国家教委验收,主要从事无线通路方面的研究,是移动通信领域及国内高校中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率先拿出3G、4G系统,取得的成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移动通信同可见光通信融合的挑战是什么?可见光通信在移动中有什么作用?要想得到这些区域需要克服什么困难?对此,以下将逐一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经过50多年的发展,研究已由最早的"化工冶金"发展到包括能源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生化工程、材料化工等的"过程工程"新领域,并建立了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绿色过程与工程中科院重点实...  相似文献   

20.
正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于2011年开始建设的。2012年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的评估和验收。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为我国发光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徐叙瑢院士,黄昆院士为实验室顾问。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有机电泵激光、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新型发光材料设计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建立了一支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