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宏霞 《江苏经济》2001,(11):17-18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潮流。面对这一滚滚而来的浪潮,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科技工业园区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日程。  相似文献   

2.
高新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企业在当今社会备受推崇。高新企业的这种地位不得不归功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这轮经济增长超出了主流经济理论的解释能力,被人们称为“新经济”。现在,高新技术在中国创业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人们对如何发展高新企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一、正确认识高新技术企业1.既要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又不能把高新技术产业神化“风起青萍之末”,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五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美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占据其制高点,谁就能“主宰”世界,而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推进器”——风险投资则愈来愈重要。我国刚由第一次浪潮进入第二次浪潮,农业经济的“尾巴”还没有甩掉,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又与西方发达...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北京的三产比重已经达到67.8%,这不仅在全国领先,而且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先进水平.说明北京的产业结构在“十五”期末已经初步实现了高端化和轻型化。北京“十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引擎”发展模式,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构想。这将会使北京未来的产业结构更加趋向高端化和轻型化。  相似文献   

5.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战略重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阶段性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增长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应对入世新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自1991年3月,我国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来,在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光辉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1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了技工贸总收入1192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9.5%,是1991年的137倍。1991—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63.5%。2001年,高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2621.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量部分的22%。1998—2…  相似文献   

7.
魏啸亮 《首都经济》2006,(11):62-63
山峻、树绿、水清、天蓝,有着“首都后花园”美称的昌平,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2亿元,二、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7.3:50.4,基本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七个重点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旅游会展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房地产与建筑业等“五个经济板块”发展壮大,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融资问题是发展商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主要利用向银行贷款融资;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融资机制便是——让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联姻。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文件实施的第10年,也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下大气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作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和举措,这预示着在“十五”,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的发展将对科技工作提出更多、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并大有扑面而来之势。“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突出强调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一、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的发展将越来越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将失去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发达国家将利用高科技优势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面对知识经济挑战,我们应充分认识世界政治多元化所带来的科…  相似文献   

11.
现在,以微电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被看作一国或地区经济繁荣、科技昌盛的主要标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央“科教兴国”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在陕西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九五”期间,陕西省加大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趋势。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散、转移的同时,正越来越注重选择某些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高新区进行渗透,实现新的空间集聚和全球布局,以构筑全球竞  相似文献   

13.
大东北2011     
辽宁:为“十二五”来个“开门红” “年均11%的增速虽然低于往年但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说明,辽宁从2011年起进入‘复杂’、‘困难’的年份。调低GDP增速,不是说辽宁的经济不行了,而是要注重GDP增长的质量,更加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含量.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苏州高新区     
《中国科技产业》2006,(1):50-51
苏州高新区地处全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在其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拥有全国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各种齐全的产业配套.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苏州高新区一直位居前列,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评价苏州高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世界性的科学园区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5.
罗廷 《发展》2001,(3):4-6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下简称高新区 )在国家科技部和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坚持以“特”定性,以“新”取胜,按照“两区合一、多园一体”的发展思路,以“优化投资环境、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创新、健全服务功能”为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积极探索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配套,环境较为优美的现代文明新城区的雏形,成为甘肃省和兰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挑战 机遇 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以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面对“入世”的冲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将何去何从?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就加入WTO以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葛立成 《浙江经济》2014,(16):59-59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分析,揭示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往往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从空间维度来看,这些特定产业竞争力通常内生于一国“中心-外围”经济结构的“中心”,即集聚大量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聚经济圈。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我省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使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我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我省在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存在着巨大制约因素,作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我省今后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6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安排.”十一五”期间.北京工韭发展将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以产业基地和工业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都市产韭,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从“城区一总部基地、环城一高新技术产业带、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2009,(10):42-44
在不断漫延的金融危机下,以科技提升经济发展活力被寄予厚望。“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时代新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