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糖商情》2001,(26):28-30
5月份对我国西部饮料市场做调查时,饮料整体还处于淡季,市场表现一般,时隔一月,饮料已经如火如荼,各地热点频出!我们将河北、内蒙、贵州、南宁、甘肃的饮料市场状况呈现给大家,或许您能从中看清今年饮料市场的势态。  相似文献   

2.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238):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饮料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同时,随着几大饮料巨头的市场竞争加剧,饮料行业的利润也在下降。找好市场的切入点便成为每个饮料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饮料企业把天然、健康作为产品的卖点,为此加强了对原料产地的争夺;2004年康师傅、统一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4.
尚阳 《销售与管理》2009,(11):111-112
饮料市场从来都不缺乏热点,各种品类“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繁荣中,如何抓住轮动热点,前瞻性的做好战略布局,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纵观中国饮料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品种多达几百种,从最初的碳酸饮料发展到饮用水、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混合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等。  相似文献   

5.
季海波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08-I0008
功能饮料是继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后推出的新一类型的饮料产品。以红牛为代表,之后的脉动、健力宝、激活、苗条淑女等产品先后冲击着这一市场。而功能饮料基本可以分为3类,即:运动型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功能型饮料。R饮品属营养素饮料,是个市场新秀。要想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切入市场,就必须要有精准的营销策略。从案例中可以看出,R饮品从定位到推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17):B038-B040
针对当前饮料市场日益升温的情况,《月度话题》栏日在推出《市场已升温,饮料营销“加速度”》以后,5月主题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包括饮料的铺贷工作实施以及饮料市场如何应对价格战等。  相似文献   

7.
更正     
杜素英 《华糖商情》2001,(16):28-28
广西、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四李如春,啤酒、饮料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在气候转暖、北部饮料消费开始升温的三、四月份,却是滇、桂饮料消费最低迷的日子,进入五月,饮料市场才会热闹起来。不过,啤酒市场却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
《销售与管理》2008,(2):38-38
中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中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增长达到25公斤,饮料产量预计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9.
2004年功能性饮料发展势头强劲。其他品类的饮料与之相比。都失去了光彩。专家预计,2005年国际功能性饮料可以达到250亿美元的规模。在我国功能性饮料也将占到10%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空间。饮料企业都充满了希望,认为功能性饮料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但从目前的市场看。一些跃跃欲试的企业却放弃了进军这一市场,一些饮料企业也逐渐减少了对功能性饮料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一、市场预测 目前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饮料已成为日常必备消费品,市场需求量以每年14%的速度迅猛增长。如果用该中小型专利饮料机建饮料厂,项目投资少,设备性能好,使复杂的碳酸饮料生产变得简单、方便化,大大降低了饮料成本,投资人必将以饮料质量好、价格低的强大优势淘汰当地不合格的低档饮料,而迅速占领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