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一、存在的问题1.额度偏低,满足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由于其他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大量吸收存款,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分流,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需求缺口增大,而“十一五”期间,受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影响,农村资金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支农再贷款已满足不  相似文献   

4.
5.
2000年,蒲城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4000万元,其中当年收回2700万元;经人民银行批准,允放跨年度占用1000万元,贷款到期收回率为90%,有一半信用社贷款到期收回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7.
8.
9.
人民银行自1999年投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已初步收到成效,达到了政府、农户、信用社三满意。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做到放得出、收得回不但是各级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职能,也是各级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些基层信用社在对支农再贷款的后期管理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11.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金融举措,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矛盾,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起着重大作用。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当前海南省支农再贷款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重要的金融纽带的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了支持“三农”的作用。努力增加信贷资金,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利用支农再贷款,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再贷款的作用勿庸置疑.缓解了农信社自有资金紧张的困境,为其输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14.
主要问题(一)支农再贷款所规定的贷款期限不够合理。在《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而农业生产周期性长,见效慢,特别是有些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周期都在1~3年甚至5年左右,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支农再贷款效应的发挥。(二)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上浮过高。农村信用社将支农再贷款向农户发放时,执行与自筹资金一样的浮动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点上浮50%~100%,农村信用社有6.5%的利差,使得贷款农户的利  相似文献   

15.
16.
增加对农业投入,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国家“十五”规划经济整体发展的重点,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贯彻落实“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指示精神,近几年来,人行通过再贷款向农村信用社注入了大量支农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了农村信用社威信,取得了效果,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地管好用活支农资金,将关系到农业发展后劲和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和问题,笔者通过基层工作实践摸索,作一些粗浅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支农再贷款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民间借贷行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但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信用社双收益。效果初显。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使大多数农民贷款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信用社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在社会上重新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解除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不信任的心理,重新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纷纷将钱存人信用社。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农业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发放力度.再贷款从无到有,逐年递增,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了农民群众治穷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