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艺 《时代经贸》2013,(2):187-187
最近一个时期,一系列的财务报告舞弊使得大多数企业利益相关者开始重视并呼吁企业经营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以保障他们的利益。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审计师在财务报告舞弊中的合谋行为。审计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在财务舞弊这种不法行为被查处前,检查和报告财务报表中的舞弊行为。但是研究显示,23%财务报表舞弊涉及到审计师,这就意味着,正是一些审计师参与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出更有效的相关措施,从而识别和报告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日益猖獗,使财务报告质量每况愈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也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从各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导致财务报告质量较差的原因。本文对当前影响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极其恶劣的重大难题,由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准确判断企业管理当局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应完善会计准则,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完善政府监督机制,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3)
文章通过选取171个样本调查财务报告舞弊者态度、合理化借口的量度指标,提出舞弊者态度偏好、性格特征和舞弊行为正相关,舞弊行为和负罪感增加、心理不舒适度增加正相关的假设,并建立回归模型,发现认知矛盾理论和道德分离理论很好地解释财务报告者的舞弊行为,财务报告舞弊者的犯罪感和心理不舒适度水平明显高于真实财务报告的提供者,而且随着寻找合理化借口的难度加大,财务报告提供者的舞弊倾向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虚假财务报告是财务报告编制单位或编制者因为错误、舞弊等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导致财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不能正确反映单位真实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的行为。本文阐述了虚假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对虚假报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虚假财务报告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司茹 《经济管理》2007,29(8):58-62
经理人员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已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收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以截至到2005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前景理论,从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两个方面分析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2007—2013年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风险偏好使行为人的风险倾向发生改变,面临退市危险的会计主体出于保牌的需求具有更高的舞弊倾向。此外,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为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8.
一、上市公司舞弊的动机分析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的解释,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本文探讨的上市公司舞弊层次界定在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即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通过虚增资产、牧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或通过公布的误导性的信息或严重扭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3,(9)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不仅误导信息使用者,而且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文章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表现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规范分析,阐述了如何界定虚假财务报告,并分析了产生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套有效易行的防止虚假财务报告的对策,以期对监管部门治理我国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舞弊的定义及危害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根据舞弊层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非管理舞弊(Employcc fraud)和管理舞弊(Management fraud)。非管理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的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管理舞弊是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通过公布的误导性或严重扭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比较普遍,当公司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层当局常常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蓄意歪曲、捏造事实或隐瞒真实信息,掩盖经营上的问题,以保持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泛滥已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从博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与审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频繁出现已成为阻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如何避免财务造假、保护相关者利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主要从收入舞弊、资产舞弊、负债舞弊三个方面进行财务造假。对于财务报告舞弊情况,应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财会人员道德修养、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自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中国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层出不穷。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遏制,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引发财务舞弊动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财务报告舞弊 ,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手段。文章指出 ,从法律上界定财务报告舞弊性质 ,是遏制这一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蕾 《经济论坛》2011,(6):121-12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也是实务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列举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并以此为切入点。从上市公司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遏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财务舞弊可分为两类:一是侵吞资产;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欺诈性财务报告。侵吞资产是指企业或公司内的雇员为谋取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治理财务报表舞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应当从民事法律责任制度上考虑如何有效遏制会计造假动机的实现,还应当从信息披露机制角度设计消除会计造假行为出现的机制。我们不仅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投资者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伪造的财务报告具有的特征以及如何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等。  相似文献   

19.
李晓凤 《时代经贸》2009,(7):120-121
在我国,近些年来所爆发的重大财务舞弊行为无不与管理层的授意、指示、甚至直接参与相联系。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2001年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本文对管理层舞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特点,并根据我国财务舞弊的特点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历史长久、影响极其恶劣的国际性课题。美国安然事件及中国银广厦事件的爆发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财务造假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讨论。中西方在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证券监管等。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