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大陆投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东南沿海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攀升,新劳动法的实施等政策的执行,使大陆台资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型的加工制造业,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获取利润,其工业附加值低,大陆台商也很少有自己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曹玮 《湖北经济管理》2013,(22):102-103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增长,形成了大量以“块状经济”为明显特征的地方产业集群。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福建省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对其动力模式和资源整合能力展开分析,从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个方面构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探索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措施,不断实现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力扶持和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促进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使上海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可以形成上海特有的产业风格,同时也可以优化市内区域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4.
核心企业成长与集群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进兵 《改革与战略》2011,27(1):156-159
当前,我国大多数集群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研发创新水平低,缺乏品牌效应,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如何才能摆脱集群中的恶性竞争局面,提升集群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与理论难题。文章认为,集群核心企业的成长是实现集群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它能够促进集群内部治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并通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和位置的提升,引领集群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和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新趋势,推动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为国家参与全球资源重新配置和全球价值链调整提供了新的路径,为后起国家提供新的产业升级思路。本文以湖南省服务外包为例,阐述了湖南省服务外包的现状和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湖南服务外包推动产业价值链升级的内外双重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帆 《浙江经济》2002,(1):26-27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论”。人们普遍认为,居于经济学主流地位的“自由贸易”思想,是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而主张国家保护的德国历史学派才主张“培养动态比较利益”。实际恰恰相反: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利益,从来就是动态的,不存在什么“静态比较利益”。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上,人们一般要从现实存在的比较优势出发,有意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国珍 《浙江经济》2010,(17):40-41
全球生产链的出现是发达国家整合全球生产要素的结果,然而全球生产链背后隐含的是发达国家控制着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把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使我国传统产业呈现新的低端化特征,很容易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被发达国家高端的产业价值链“锁定”和“俘获”。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模式的局限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下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思路分析,本文认为,以跨区域产业转移为载体,通过重构国内价值链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落后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可行路径.从当前广西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和表现出发,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营造良好的转移环境,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加强科技教育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等对策,促进广西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特区经济》2008,(7):197-198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创造环节,提高生产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本文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纳入全球产业链的范畴,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秋菊 《中国经贸》2012,(14):25-26
我国光伏产业还是处于来料加工阶段,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处于低端的光伏制造企业举步维艰。在当今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应积极通过加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实现自己的升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概念、类型、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方面,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升级产业的动力机制及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对研究我国产业提升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梦楠 《中国经贸》2014,(22):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垂直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在服务外包领域也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第二大接包国。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印度、爱尔兰这些服务外包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承接业务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如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价值链地位升级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实现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芹  樊重俊 《改革与战略》2008,24(2):108-109
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风险以及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和实践具有迫切性。产业集群升级的形式主要有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和部门间升级五种形式,主要通过内部加强网络合作和外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途径获得升级,通过企业层面、集群层面和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来促进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升级既是现实问题,又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升级进行研究,并各自得出不同的结论。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产业升级的研究还并未达成共识。首先对产业升级的内涵进行界定,将产业升级的类型分为单个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基于产业升级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发展经济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模块化理论出发,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析,最后对产业升级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焕金 《山东经济》2005,21(4):28-30,7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价值链出现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要实现集群持续发展和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搜寻、创造、捕捉价值是必由的路径。当然,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将面临国内外各种严峻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产业升级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于产业升级概念、内涵及动力的综述,从价值的角度找出了产业升级的动力来源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并对其驱动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价值创造具体形式包括设计、生产及营销等方式具体推动着产业升级,最后对价值分配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运用价值链理论,以实地调研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云浮石材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指出云浮石材产业价值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云浮石材产业升级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拥挤效应”和“路径依赖”使地方产业集群进入锁定状态,进而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升级。文章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并进一步提出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城市化、国际化、生态化战略等来增强在全球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