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促进我国的城镇化更加健康发展。该文简要介绍了宜居理论,阐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演变,最后提出了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的要求,将"森林城阳"建设作为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的重要抓手和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精神?江北区区长张南芬最近指出,要深入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的总体目标,坚持新型城市化和产业现代化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4.
热情的七月,热情的北碚。 7月4日.由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中国西南荚国商会重庆分会、英国罗宾逊建筑设计集团等组成的考察团,来到北碚考察环保节能、低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舍作项目。突出的区域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资源培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宜居,从字面上理解,包含了以居住为主、以消费需求为主、以人的价值尺度为主等意义,这是"宜居"所具有的共性的含义;这些含义与浦东实际相结合,则具体体现为创新、和谐和国际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周元圣 《发展》2014,(2):31-32
正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必须从城镇化发展实际出发,坚定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支撑宜居宜游、节能环保打造绿色建筑、传承文脉凸显古城风貌、"四化"模式推动村镇建设、市政安全助力科学发展、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一、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突出特色塑造,着力完善生态城镇框架体系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围绕"山—水—林—城—人"生态人文特色,着力完善"圈、带、片、群"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以历  相似文献   

7.
安居是民生之首。2009年4月21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宜居重庆建设动员会上强调:建设宜居重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既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吸引人才、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意义,一定要精心规划,为全市百姓造福。  相似文献   

8.
构建宜居目标是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瓶颈”的关键。宜居是指满足旅游者改变常住地生活环境的一种有利于休闲、度假、观光、考察及体验于一体的短期乡村居住模式。乡村旅游宜居的五大目标是:安全乡村旅游目标、生态乡村旅游目标、便捷乡村旅游目标、文化乡村旅游目标和信息乡村旅游目标。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27日,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主城未来新增拓展空间内的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及相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二环区域将建成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和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生态宜居既是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内在要求。云寨村通过加大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力度、坑塘绿化、污水处理、闲置庭院整治等多种措施,使得整个村的环境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云寨村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研究,总结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