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虹 《辽宁经济》2012,(2):15-17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础性社会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辽宁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继续坚持正确原则和采取切实举措,更加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全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出台,为浙江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与以往的户籍制度改革、各地区户籍管理改革探索相比,此次《通知》明确了国家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从战略上、步骤上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户籍管理改革提供了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的必然趋势,它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等一系列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多是制度性的,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户籍制度的一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户籍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户籍管理制度在2002年有了初步的改革,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未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从高校户籍管理的现状着手,详细分析高校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并对完善高校户籍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目前高校户籍管理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户籍一直是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标贴在人们身上的一张看不见的名片,人一生下来就被人为地分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而正是这张小小的户口簿,有时影响着一个人工作、学习的环境,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我国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与社会不协调,日益成为阻在各地建设市场经济、推进城市化面前的"拦路虎"。因此,为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松绑,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既是广大大中专毕业生、生意人、打工者的迫切要求,更是各地加快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化水平滞后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论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滞后对怀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动力系统理论探讨了加快新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取消户籍制度时不我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执之 《开放潮》2001,(9):12-14
我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经成熟。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是我国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的重大措施,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现代化有着直接的联系。1999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 30.9%,城市化比率比工业化比率低50%,比同等经济水平国家低近底30%。1990年《城市规划法》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2000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最近又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传统的城乡分割型户籍管理制度将进行重大改革。 当前,许多小城镇与一批中等城市在户籍管理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实践探索与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与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情况,特别是理论界的一些不同意见,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这种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热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合作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当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尤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这些都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国家兴旺的决定因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只有那些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的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适应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不懈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发展非农就业 提高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粉华 《特区经济》2008,235(8):134-135
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远低于非农就业比重,待城市化人口大量存在。要促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农民工收入,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城市化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优化生产力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高效配置空间资源的必要途径,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措施。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出发,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方向是: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培育和完善中部地区增长极,加快区域开发,优化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傅勇 《科学决策》2005,(5):47-49,52
《户口登记条例》已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这一点已为大家所认可。但在改革的具体做法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期,我们发表了傅勇同志的文章,供大家参阅。如何积极、稳妥地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尽量减少改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负面效应,请广大读者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聚集,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探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经营制度,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及经营机制创新上下工夫,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具体形式,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同时指出,制度创新驱动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最大成功的保障性三个鲜明特征;最后结论认为,理论创新仍然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和灵魂,制度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推手,更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建国后为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不断的深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现,改革我国户籍制度中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文芳玲 《理论观察》2003,1(6):13-15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看,可以从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要素两个角度考察社会发展动力。邓小平提出改革动力论,主要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反作用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创新动力论,主要揭示了对生产力内在要素的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二元社会难题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建国初期建立的户籍管理制度,把我国的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为时代的需要。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很多地区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文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历程、消极影响以及渐进改革的可行性.并介绍了江苏省在户籍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美国的政体结构、利益驱动、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剖析了美国住房保障制度从缺位到产生,并不断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美国多元化的政治体系产生的博弈均衡是促使住房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理性社会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推动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而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住房保障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安部要求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最近,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