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关税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理论界,对碳关税的关注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碳关税提出背景、合法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给出了相应评述.文章指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碳关税的研究较为薄弱,但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国际贸易中"隐含碳"大国,将是受碳关税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因此加强碳关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问题。贸易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以碳关税为代表的贸易政策并非有效缓和气候变化的工具,其实质是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的最终实施迫切要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结合中国目前现实情况,应尽快实施碳税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3.
浅议碳关税     
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碳关税将来势必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因素,文章重在介绍碳关税的由来及内涵,为我们研究碳关税提供一些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浅议碳关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碳关税将来势必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因素,文章重在介绍碳关税的由来及内涵,为我们研究碳关税提供一些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已于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国内外学者已就此展开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已于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国内外学者已就此展开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昕宇 《商业时代》2012,(6):105-107
碳关税是建立在以竞争力损失和碳泄漏为核心的所谓平整竞技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将对碳关税规则的研究起到正本溯源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诠释与分析,认为该理论存在对敏感产品的界定不合理、竞争力损失有被滥用可能、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损失本身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体现等缺陷。碳关税的基础理论尚缺乏足够的信服力,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无法阐释现有碳关税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提高碳排放价格、激励低碳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公共政策能够有效减缓气候变化。2011年全球有两项重大的气候变化政策接近执行。欧盟航空排放政策根据2012年1月1日生效的欧盟航空排放政策,在欧盟境内起降的航班需根据欧盟排放权交易计划购买碳配额。该政策规定了排放上限,将排放额减到上限以下的航空公司将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如果欧盟以外的国家能够证明自身正在采取同等措施减少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其应付费用也可减少。这项政策遭到一些国家的反  相似文献   

9.
尽管严格意义上的碳关税在现实中还未实施,但理论界对碳关税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近几年,国内外理论界对碳关税的研究,从概念、内涵、合理性、合法性、福利效应等方面作了全面研究;中国学者还着重研究了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但碳关税的福利效应、碳关税与一国收入及消费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8):50-50
针对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就此发表谈话指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的这一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向坚持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立场,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参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危机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负有量化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以应对气候变化、防止碳泄露为由,试图通过贸易限制手段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不因减排所导致的成本上升而下降,碳贸易保护初露端倪。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成为WTO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中的特定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2.
补贴是各国目前所普遍采用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之一。但是,依据现有补贴与反补贴(SCM)规则,很多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真实目的的补贴都可能被判定为禁止性补贴或可诉性补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WTO成员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补贴措施的自由。因此,要为各国推行正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补贴铺平道路,就必须对SCM协定的相关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借鉴GATT第20条模式,增加环保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13.
有鉴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条约制定屡遭挫折这一事实,WTO现行法律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能够成为判断并纠正单边环境立法行使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有力救济。在判定碳关税是否构成隐形的"绿色壁垒"时,GATT第20条(g)款以及前言部分的规定最有可能成为争端解决机构运用的根本性指标。要获得WTO环境保护条款的豁免,碳关税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需符合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要求。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在遭遇发达国家碳关税壁垒时,亦可根据该条款有针对性的质证该措施的立法动机和具体实施环节。归根结底,中国应积极运用WTO法律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本国出口产品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碳关税措施的规定是针对国内产品征收的碳税所进行的边境税调整,但国内碳税并不在WTO的边境税调整范围之内。碳关税不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由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不同,碳关税也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碳关税措施不符合GATT第20条(b)款与(g)款的规定,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可能对于碳关税措施符合GATT/WTO的相关规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考虑到碳关税对我国部分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应该依据上述理由予以反对,驳斥欧美部分国家对于碳关税措施在GATT/WTO中具有合法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巴黎协定》生效后,欧盟、美国等可能通过对进口产品实施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税,协调环境、气候贸易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法领域新的焦点。但是目前国际贸易法框架下碳关税是否具有合法性尚无定论。未来碳关税的法律制度设计将由不符合WTO规则的"过程税"到符合WTO规则的"产品税"转变,遵循诚信磋商、公平和正当程序、设计灵活等原则,可能符合GATT第20条环境例外规则。为此,中国应坚持"区别责任"原则,积极推动建立多边碳减排机制,抵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合理利用WTO规则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6.
论适度保护关税税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仍然在普遍使用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定一个适度的保护关税税率,以让国内产业既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足够的竞争压力来提高效率.根据国内与国际平均生产成本的差异来确定保护关税的税率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进一步削减关税是我国加入WTO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应当按照适度保护关税的原则把平均关税的税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根据国内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必要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王群  孙健 《北方经贸》2010,(2):67-69
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极其艰巨复杂的,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国际法律制度。但现行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大国利益妥协的产物,存在很多缺陷,制约着现行机制发挥最大效用。希望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对现行机制能做出相应的改善,使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更加有力有效。  相似文献   

18.
各国政府可能要求海关以边境程序或海关执法方式实施气候变化减缓政策,例如征收进口碳税(尤其是边境调节税)、实施针对低碳能源技术的贸易便利化(尤其是商品归类的运用)、针对违规的排放许可交易进行执法活动等。另外,海关还须制定相应政策处理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实施快速清关、促进贸易复苏、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国际贸易紧缩及其进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a model of rational behavior by which we characterize business ethical dilemmas as trade-offs between processes and consequences. As an illustration, we formulate the oil industry's business ethical dilemma as a trade-off between a socially detrimental process (emitting greenhouse gases, hence inducing a risk of climate change) and a self-interested consequence (profit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llows us to specify two types of strategies, differing by whether priority is given to the consequences or to the processes. We analyze and illustrate these strategies at both the behavioral and the discursive levels. In particular,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raise questions about good faith in business argumentation, in the sense that business discourse may or may not be consistent with actual assumptions and/or actual behaviors. We conclude on possible drivers of more ethical business behavior.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attention to the business risks po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fueled by climate change has grown, the toll that disasters have on human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traumatic stress is comparatively neglected. It is common for more than 20% of people exposed to natural disasters to develop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that can last for years. In the workplace, traumatic stress hurts attendanc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output, and relationships. Fortunately, businesses can promote employee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Give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 high risk of natural disasters, businesses operating there should include employees’ traumatic stress in their disaster prepared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