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诞生之日起,小灵通便以资费低廉而受到青睐。如今,关于小灵通是否合法的争论已显多余,业界人士关注更多的是下一步小灵通如何发展。显然,小灵通的存在加速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降价速度,并因此对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固网收入产生影响,小灵通“双刃剑”的本性暴露无遗。面对这种局面,电信运营商在努力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在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上无时不在暗中较量,通常采用最多的策略便是资费调整。既然卷入这场切分蛋糕的纷争,小灵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资费调整的问题,但小灵通资费调整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大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加快了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步伐:中国电信于2002年和2003年两度启动“宽带极速之旅”活动,宽带用户数已由2002年底的250万猛增至2003年9月的600万;中国网通计划两年内在北方10省发展1500万宽带用户;中国联通和长城宽带于2003年9月签署了资源共享协议,双方将在网络、内容提供等诸多方面共享资源。可以预见,宽带接入业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合适的资费体系对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和增加利润所起的作用也将更为突出。本文着重探讨影响宽带接入业务资费的重要因素。 政府管制因素分析 从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3.
4.
近来上海市电信用户委员会就各界关注的手机资费套餐进行了社会调查,到机关、学校、企业和各电信营业厅听取用户意见,结果是赞誉者有之,非议者不少。赞誉者认为:资费套餐给他们带来了实惠,有的用户反映选用了套餐后电信开支节省了一半。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和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移动通信资费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当前CPI涨幅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移动通信资费却持续下降,运营商认为目前已经相当低廉的资费仍被消费者质疑;另一方面,电信行业专家和消费者普遍认为我国的移动通信资费体系不合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降价空间。随着电信行业技术水平、市场结构和消费者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电信资费的制定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价格竞争已成为三大运营商抢夺市场的"利器"之一。可以说,在全业务运营条件下,运营商不仅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市场化的资费监管机制也使企业面临自主定价带来的新问题。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资费策略已成为运营商现阶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电信资费的问题一直是广大用户及运营商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各大运营商争夺市场和用户的重要途径.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服务的种类和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竞争环境中,电信服务的资费在获取竞争优势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电信资费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内各大运营商竞争策略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8.
电信业务资费是电信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所收取的价格标准,一项业务资费制定的好与坏,一方面影响着电信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决定着这项业务能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因此,电信业务资费的制定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互联网接入业务是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业务,自从1994年4月20日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以来,我国的互联网业务就在以平均7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发展着,速度喜人。但据CNNIC在2001年对全国网民所做的调查,近五分之一用户认为当前互联网接入的价格仍较高。那么,我国互联网接入业务… 相似文献
9.
移动增值业务在通信行业中的收入比例日益提高,其所发挥的市场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移动增值业务的积极作用,让其作为减少语音业务的缓冲剂,对于目前市场上愈演愈烈的资费战争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外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资费策略Vodafone澳大利亚Vodafone澳大利亚的数据业务资费采用流量费和信息费双重计费方式,信息费按照具体内容收取,流量费主要通过套餐计收。Vodafone澳大利亚推出的流量分档包月套餐,主要根据用户使用流量的大小灵活使用计费单位。同时,对超过分档套餐中规定的流量则给予不同的折扣优惠(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2003年8月的辽宁大连移动用户李女士因玩手机内置游戏收费而被媒体广泛报道事件;发生在2004年2月的广东汕头移动用户柯女士投诉手机资费有误被运营商长时间轻漫延误,转而求助媒体被经济日报以三天整版连续报道的事件,都是近期针对移动资费投诉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电信服务纠纷,也再次将运营商推到舆论和公众视线的焦点,也是对运营商在突发事件来I临时的危机公关意识和能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方加快了互联互通工作,尤其是手机短信的互联互通。自2004年10月以来,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先后实行了短信的互通,这无疑都得利于国家适时对几大电信运营商领导层的互换而带来的社会效应,并为我国短信市场彻底打破各自为政、实现互联互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杀手级"应用的缺乏,使电信运营商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全业务时代的市场竞争必将是客户服务的竞争。对于正在积极实施"移动化"转型的固网运营商来说,客户服务成为其在取得3G运营牌照后,获取和稳定市场份额、追赶现有移动运营商的唯一契机。 相似文献
14.
从梳理和创新自有资费体系入手——应对“携号转品牌”资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携号转品牌"政策实施后,各省市移动运营商根据各自的市场特点实行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而核心策略就是交费策略。本文在研究北京移动,重庆移动和上海移动等企业主流资费策略的基础上,对其应对"携号转品牌"的资费策略进行解析,以期为国内移动运营企业梳理已有的资费体系,为应对"携号转品牌"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03年宽带极速之旅”的又一大市场行动;湖南电信基于宽带IP网的“新视通”业务在省会长沙正式上柜销售。由于准备充分,产品设计定位精确,特色鲜明,该业务还在商用试验期间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出现了“未上柜先热销”的可喜景观。 相似文献
16.
“携号转网”的字面意思浅显易懂,也称作号码携带、移机不改号,也就是说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这样一来,国内运营商们是“一家欢喜一家愁,还有一家在忐忑”,局部试点一年又一年,曲曲折折这些年,也算是在2019年11月27日迎来了全国正式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沟通成最爱互联网能承载更多的梦想,实现更多人的心愿。未来基于互联网上的业务和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由此看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传统电信业应该是个很大的打击,传统电信业再依托过去的业务(产品)生存模式恐怕是行不通了。我们看到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在近年来实施了企业战略转型,以应对网络社会的到来。特别是承载运营商业务的移动通信终端更被看好,承载起更多的电信增值业务,强力扩展潜在用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智能 相似文献
18.
国外3G业务的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运营商在不同资费管制环境下的3G业务定价策略进行分析,我们试图发现在不同资费管制环境下.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3G运营商(原经营移动业务的3G运营商和新进入的3G运营商)对其3G业务进行定价的规律.进而为新兴3G运营商3G业务的定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中国四大主导电信运营商相继提出了转型的”愿景”:中国电信率先在2004年底提出要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移动随后提出了从”移动通信专家”转型为”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方向:中国联通则提出向信息内容服务、传播媒介服务和无线娱乐服务转型的”TIME”计划:中国网通也明确提出了作”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目标。显然,”综合信息服务”成了各大电信运营商转型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全业务之“全”,是一种定位还是一种策略?从市场角度考量,全业务之“全“该怎样解读和解构?而作为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全业务”,又有什么分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