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金业绩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业绩评价强调全面、合理地衡量基金的综合业绩,它可以从投资效率评价和业绩属性评价两上方面进行,在投资效率评价方面,综合考虑报酬率和风险因素,有单位风险报酬率、差异报酬率、业绩成分三种评价方法,在业绩属性方面通过对资产配置、在主要资产类型间调整权重,在资产类型内选择证券三项基金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以全面评价基金业绩并提供一种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金业绩评价强调全面、合理地衡量基金的综合业绩,它可以从投资效率评价和业绩属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在投资效率评价方面,综合考虑报酬率和风险因素,有单位风险报酬率、差异报酬率、业绩成分三种评价方法.在业绩属性方面通过对资产配置、在主要资产类型间调整权重、在资产类型内选择证券三项基金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以全面评价基金业绩并提供一种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悦  王艳 《新智慧》2000,(14):12-13
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采用会计收益指标、企业市场价值指标、剩余收益指标和经济增加值指标。本文对此作以下探讨。一、会计收益指标会计收益指标包括净利润以及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的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会计收益指标的优点在于:净利润等指标可以从公开的财务报表直接获取,信息成本较低,并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易于为广大投资者所理解。  相似文献   

4.
姚维玲 《新智慧》2004,(9B):47-47
内含报酬率(IRR)是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是投资方案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该报酬率对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使未来报酬总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即内含报酬率实质上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NPV)等于零的折现率。它对于判断一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投资获利能力指标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可行性论证时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但是,人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称为“投资利润率”、“投资报酬率”;有的称为“平均投资报酬率”、“会计收益率”等等,名称不同,内容各异,大大削弱了指标的可比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笔者将对此作如下分析。一、投资获利能力指标的几种不同观点观点一: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是指预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平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其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247;投资总额。投资总额被界定为原始投资额加资本化利息。观点二:会计收益率是运用会计报表的数据,及普通会计的收益和成本观念来计算的。公式为:会计收益率=年平均净收益&;#247;原始投资额。观点三:平均投资报酬率是每年平均利润额与原始投资额之比,公式为:平均投资报酬率=年平均利润额&;#247;原始投资额。二、投资获利能力指标内涵的分析上述三种观点的不同表达方式,虽然在名称及指标的内容上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含义是相同的:反映投资额(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的经济含义应该如何说明呢?对于投资获利能力指标的分子,其经济含义是企业(项目)获利能力的高低。但是获利能力指标除了前面提到的年平均利润额、年平均净收益外,还有净利...  相似文献   

6.
EVA这样的新兴指标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各种评价环节,必然与现有指标形成比较.企业在选择更有利于自身发展评价指标之前,首先要了解EVA与现有指标各自的内涵、适用范围、异同等.将现有业绩评价指标中最常用的投资报酬率和被视为EVA前身的剩余收益作为代表与EV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EVA与现有指标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企业要正确地评价经营成果,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需要选择最适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内含报酬率定义及经济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教课书中关于内含报酬率投资决策分析指标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复利基本原理,揭示了内含报酬率的内在规定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对内含报酬率的定义、经济意义及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以会计利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不足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业绩评价建立激励机制,降低道德风险,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但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却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原因如下:1.混淆了会计主体利润与会计主体所有者利润的概念。会计主体假设是会计的一项基本假设,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及界限,它不仅要求严格区分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而且要求区分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界限。会计利润揭示的是会计主体在现有资产上为其所有者提供的实际收益。对股东来说,他承担了由于对现有项目投资而放弃了其他投资所期望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而会计利润没有确认和计量这种机会成本。新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派生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并不是从股东角度反映的。因此,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收益指标作为激励的依据,难以实现股东利益与管理者利益的一致。2.以会计利润评价经营业绩,有利于管理者,但是却会违背股东的利益。人们一般遵循“衡量什么就做什么”的工作原则,被业绩评价指标忽视的地方,也将被管理者忽视。会计利润忽视股权资本的机会成本,使得管理者很容易把股权资本当作免费资本,随心所...  相似文献   

9.
同生指标 对投资人来说,任何投资的报酬率至少都要比通货膨胀率高,如此一来投资报酬才能至少给予他相同或更高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因此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报酬率时必须同时考虑目前以及投资期限(Investment Horizon)内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0.
企业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是评估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大于4%,资本收益率大于8%,销售毛利率大于40%,成本费用利润率大于10%,可以认为企业获利能力比较强,风险比较小,投资者以此作为标准,能够减少投资活动中因企业盈利不足而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投资决策分析中的现金净流量与折旧方法,分析了净现值指标与最低可接受投资报酬率,评判了投资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准确评估上市企业信用风险有利于银行控制贷款风险,通过遴选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CSD模型确定权重,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以100家上市企业为例,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100家上市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5个指标;100家上市企业中信用水平较好的10家企业是广宇发展、靖远煤电、张家界、江铃汽车、合Jl~-ff货、深桑达A、云南白药、泰复实业、宝石A和中联重科。  相似文献   

13.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衡量与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新体系,它包括财务业绩指标、客户方面业绩指标、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和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四个方面。本文论述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组成部分、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涉及财务效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8个基本分析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又涉及16个辅助指标。对8个基本指标的合理计算和使用,有利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5.
绩效管理是战略执行工具,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的目的是把战略转化为可衡量、评价的指标。如何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分解指标,关键业绩指标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指标的标准和权重设定是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邓红玉 《新智慧》2006,(11):69-69
基于投资业绩评价的初衷,笔认为业绩评价体系应该引入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树立面向企业未来(即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观念。但事实上,业绩评价都是为了确保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因此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应该围绕风险和收益展开。  相似文献   

17.
薪酬契约中的业绩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励经营者采取增加股东价值的行为,必须合理地选择薪酬契约中的业绩评价指标和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代理理论有关业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业绩指标的质量及合理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从理论上阐明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超夏普比率(ESR)的思路,构造超RAROC(ERAROC)指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进行业绩评价的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的RAROC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指标明显优于现有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因此该指标可以纳入我国基金业绩评价体系中,以更好地为投资者及监管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金业绩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个指标对投资组合绩效的测度角度有所不同,如果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给投资基金业绩评估提供一个较为公平全面的尺度。本文使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分别将Treynor指数、Sharp比率和Jensen指数以及证券选择能力指标、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指标对收益率进行OLS回归,根据回归方程系数来确定各项指标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的权重,进而得到本文所研究的5只基金样本业绩的综合评价方程。  相似文献   

20.
浅析平衡计分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以知识的生产与运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逐渐使智力资源成为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市场占有情况、企业的经营效率、员工的素质等因素 ,已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为综合反映企业业绩 ,美国学者开普兰和诺顿于1992年提出了新的企业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BSC)。本文对此作以下介绍。一、平衡计分卡简介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综合评价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指标评价系统 ,它由四部分组成 :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它不仅是一个指标评价系统 ,而且还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因为它以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为中心 ,从四个方面展开 ,每个方面包括三个层次 :①期望达到的若干总体目标 ;②由每个总体目标引出的若干具体目标 ;③每个具体目标执行情况的若干衡量指标。其如同金字塔式的网状结构 ,把企业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所有目标和指标系统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程序规划。平衡计分卡四方面的内容和指标如下 :①财务方面用来体现股东利益 ,概括反映企业业绩。主要指标包括 :营业利润、资本报酬率、经济附加值、现金流量等。②客户方面用来体现顾客利益 ,主要包括客户的满意程度、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